595.第595章 沦为笑柄(1 / 2)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任何一个产业,在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肯定要走很多的弯路,就像好莱坞电影产业达到如今的规模不是一帆风顺一样,太平洋对岸这个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各种困难。
一些困难是这个行业必然经历的,另一些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人为制造的。
比如墨菲最后生活在那边的几年里,一些影片因为相关电影网站的打分问题,掀起过不小的舆论风波。
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压力或者代表哪方面的资本,那边的国家级的官媒竟然公开发文,称‘恶评伤害电影产业’,甚至诱导性的撰文‘某影片网站电影评分,让我怎么再相信你’之类较为夸张的话。
不可否认,这些网站确实有恶意人身攻击行为,个别自媒体、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但用这种方式来堵悠悠大众之口,真是让人无语。
影片差,还不让买票观看的人说差,这样的媒体岂能是NB二字可以形容的?
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面,有电影网站为了自保,只能把一些较差的评分删除,留下较高的评分,来保持自己向前看齐的正确性。
“在这些低评分的引导下,不少观众对国产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绝观看国产影片,严重伤害了国内电影产业。”
恐怕这样的言论,比差评更加伤害电影产业吧?
对于某些电影来说,没有差评就不是烂片吗?取缔了那几个电影评分网站,以后网络上全是一片赞歌,就能证明不烂了吗?
无论哪个电影市场,都要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这都是一种选择。
看电影前去网络上面看看相关评分,看完电影后到网站上面写写评价,顺手给个分数,无论在北美,还是在太平洋对岸,都已成为不少互联网用户的观影习惯。
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与友邻交流感受、分享观点,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观影体验,也解决了关于电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数人有弹有赞,给一星也给五星,就形成了电影评价的“大数据”。
偏激的、赌气的、找茬的人,肯定都会有,但样本量足够大,也能照见整体性的观感、多数人的态度了。
当然,就像有多少人喜欢就有多少人痛恨一样,在太平洋两岸也应该看到,开放的舆论场中,对电影的评价,确实有失序现象存在。
在打分平台上,刷好评、刷恶评者,都有之;哪怕是专业化的影评人,也不乏博取眼球的恶意差评,甚至有“人身攻击”。
可以说,有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舆论,就必然有各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压力,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合理引导、妥善解决,而不是脑袋一拍,就省时省力的搞个一刀切,“洗澡水脏了,不能把盆里的孩子也倒掉”,这应该是共识。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作品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只要脑袋没毛病的人都能看清,这根本不可能。
否则,别说太平洋对岸正在起步的电影产业了,好莱坞的爆米花商业大制作早就完蛋了,哪里会有今天的规模和疯狂?
在墨菲看来,看电影就像吃饭一样,好不好吃一尝便知,不能别人说不好吃,你反而质疑别人的口味。
说到底,一部电影的品质,也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更不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试想,类似《黑暗骑士》或者《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电影,如果不是拿高完成度的作品说话,怎么可能聚起这么多“自来水”,依靠市场和口碑完成逆袭?而换个角度看,多少靠“小鲜肉”、靠“五毛钱特效”、靠“炒作绯闻”博眼球的电影,即便买了一万个“五星好评”,最终也不过是沦为笑柄。
与其跟互联网上面的评分较劲,真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态度,提高下一部影片的品质。
事实上,一些电影能逆袭,一些电影会折戟,本身就意味着观众越来越成熟,不会再轻易被烂片骗进电影院。
站在墨菲现在的位置,遥想那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可谓只能用“高歌猛进”来形容,他最后那几年的增长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七、百分之三十六和创纪录的接近百分之五十,电影业界甚至有“人傻、钱多、速来”的调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