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1 / 2)
户部已上疏重启条鞭法,朱常溆和朱翊钧需要的人可太多了。现在朝堂之上党争之势渐消,却不是完全没有。他们需要构建起自己的新势力。
不过眼下,却有一件比扯皮是否重启条鞭法更为要紧的事。
万历三十二年六月,京师连降大雨,连续两月不曾停止。昌平的雨势之大,甚至浸坏了长、泰、康、昭四陵的石渠和陵墙。京城的正阳门、崇文门一带,城墙陷进积起的雨水之中七十丈有余。永平、保定、真定等诸州府,不知淹死了多少人。
朱翊钧身为天子,当即下旨取用太仓库十万两银赈济灾民,并冒雨前往天坛祭祀,下罪己诏。
所有人都盼望着这一场大雨可以停止。
身在宫外的朱轩姝也没闲着,她和几家要好的女眷商量了,在京中各处设立了粥铺,甚至亲自前往各处善堂探望灾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还未补官的熊廷弼一直若远若近地在朱轩姝身边,只要闲下来一回头,总能看见他在不远处,和自己一样忙碌着。
作者有话要说:写得手抽筋,痛死了qaq
我们明儿见~么么哒
第178章
熊廷弼因幼年家贫, 看不起大夫, 有了病都是自己琢磨着治,还算略通些医术。现京师连遭骤雨,致使水患, 恐生瘟疫, 他见大夫不够, 就撩了衣摆撸起袖子替人诊治。
一些简单的头疼脑热, 熊廷弼还算是能看,疑难杂症就得交给真正的大夫了。不过仅仅如此, 也给大夫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因京师水灾之重, 引起天子重视,朝臣自衙门归家前, 都会先冒雨去各处看一看。便是做做表面文章, 搏个名声也好。
这一看,就看出事儿来了。
荆养智途径崇文门附近,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熊廷弼。他冷笑一声, 走上前去,“这不是熊督学吗?”他随意地朝熊廷弼拱拱手,“多年未见了。”
熊廷弼不吭声,只顾着照料民众。
荆养智眯了眼,不依不饶地道:“这些百姓竟还愿意让你亲近,想来是不知道当年熊督学的丰功伟绩吧?”
不远处,朱轩姝刚把一个失了父母的孩子哄睡了,直起酸涩的腰板, 偷偷朝熊廷弼那儿去看,却见一位官员正同他说些什么。起先也并不当一回事,只作是昔日同僚寒暄,可后来见熊廷弼和那人的表情,就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熊廷弼和荆养智的事儿,还得牵扯到当年他杖责童生致死上头。荆养智在童生死后,不断上疏,与熊廷弼彼此攻讦,最终被气得辞官回乡。这回又在京中相见,想来对方大概在什么时候又重新起复了吧。
熊廷弼很不愿搭理他,当年的事,且不说谁对谁错,现下再纠结也没有任何必要。眼下百姓受难,自己也无心回击,只当是耳旁风。
荆养智见他不理人,越发说得起劲。“这回入京是为了补官缺而来的吧?啧啧,看看你而今的打扮,真真是辱没了斯文。”
朱轩姝过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后面“辱没斯文”四个字,当即大怒。她行至荆养智面前,扬了下巴用鼻子打量人。“看你身上的补子,七品官儿?”她冷哼,“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吧?真真是一张利嘴,也不知素日里究竟为民请了多少命。”
荆养智不傻,当即听出朱轩姝其中的讽刺之意来,不由跳脚。“尔为何人?!竟在此大放厥词。妇道人家不居后宅,反倒在人前大放厥词!真真是世风日下……”
话还没说完,就被人从后头踢了膝盖,“扑通”跪在了水坑里。
“见了殿下尚不知行礼,竟出言侮辱!该当何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