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床弩兵(2 / 2)

加入书签

“沈兵必以秦人信之、用之、待之!”

这话说的没毛病,其实就是现代国家常用的一招:利用外部矛盾来转移内部矛盾。

这招很好用。

尤其赵人数百年来深受匈奴之害苦不堪言,王柏、雷桧两人也是其中之一。

对赵人而言秦军虽是可恨,但终究还是同族同根,而匈奴却是蛮夷、是野兽……再怎么也不应该因为对秦军有怨恨助匈奴入关残杀中原百姓。

更何况沈兵还承诺以秦人的待遇对待原赵国劳役,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于是王柏和雷桧没有半点迟疑,当下就应了下来:

“将军放心,我等自当约束劳役遵从将军吩咐!”

两人不辱使命,在奴役面前一番痛陈厉害,就将在这些奴役的仇恨暂时放下了。

当然,这里只是“暂时”。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赵秦之恨是数十年积累历经几代人直到现在,不是说放就放。

秦人也尤其防备赵人,相比起魏、燕、韩、楚等国的劳役,对赵人特别苛刻。

于是就形成恶性循环。

但仇恨这东西,最忌讳的就是一开始放不下。

若是有个开头并形成了一种群体效应,比如由赵人组建的床弩兵服从命令、英勇善战获得了秦人的认同,于是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接着就进入良性循环。

时间一久,那以往仇恨什么的自然而然的就忘了,有时回头想想都觉那算不上大事了。

甚至他们还会主观上为秦军寻找籍口:

战场上哪有不死人的?秦军杀了我等家人,赵军何尝没杀过秦军家人?

长平坑杀数十万赵军?

若赵人俘虏数十万秦军……以当时情形或同样以坑杀了之!

于是这仇恨也就慢慢化解了。

沈兵的做法再次让扶苏心生敬佩。

因为这事要是让扶苏去做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以“仁德”对之,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感化最后怎么怎么着……

这么做或许会成功,但却需要很长时间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但沈兵只是利用了下外族矛盾再来点恩威并施就短时间内轻松做到了。

所谓的恩,就是以秦人待之。

所谓的威,就是同样以秦律约束。

这说是儒家那一套吧,细说起来也有,比如此时的秦国没有谁敢以秦人的待遇对待赵人尤其还把他们编入部队。

但同时也有用到法家,比如用法律去约束。

一时扶苏都有些糊涂了,到底是法家还是儒家?

亦或是沈兵自创的采各家之长?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沈兵这一套的确有用。

因为新组建的床弩兵甚至比秦军还卖力。

往后的实战也再次证明赵人在军事素质上确有过人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