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才(2 / 2)
困难在于北地要保持大批的熟练的技工。
只要有这些技工在,又有铁矿,什么时候想要大批量装备新铁甚至将全军的青铜装备都换成新铁,短时间都有可能办到。
反之若没有技工,到时制作起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还要师傅带徒弟教个几年才能会……手艺这东西就不是一日、两日短期能办得到的。
这手艺包括冶铁和打制铁器。
所以现代有许多军工厂其实都是在亏本经营但却依旧要维持下去,为的就是这一点。
一旦军工厂维持不下去,这些熟练的技工及人才马上就会被其它厂甚至其它国家挖走,有一天再想重新把这工厂建起来那就难了……这绝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才储备和培养没有几十年时间很难做到。
此时对于北地来说,这些冶铁、铸铁以及打制装备的工匠就是军工人才。
有冶铁作坊在就是留住、培养并吸收人才的过程……北地有工作,不仅报酬高还稳定另外还有各种福利,工匠当然愿意往北地走。
否则,如果像扶苏和胖子屯想的那样,冶铁作坊不赚钱就少开一些,这些工匠来了又能做什么?
甚至即便他们来北地,几年不干老本行只怕都手生了。
而且北地对铁的需求远比扶苏和胖子屯想像的要多得多。
此时是因为青铜器还没被完全淘汰,有一天新铁可以毫无顾忌的生产……所有的军备包括盔甲在内都会变成铁制的。
另外还有农具,生活用品,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等,都需要大量的铁。
所以这一点不需要考虑,即便是赔钱沈兵也要保持规模。
扶苏了解这些道理后就感叹道:
“将军深谋远虑,扶苏佩服。”
“有将军在,又何惧赵高一干小人暗中作祟?”
沈兵只是笑了笑没回答。
扶苏还是小看了赵高和李斯,他根本不知道这些小人能做的不仅仅只是作祟而已,他们能要了扶苏的命另立新皇。
正在沈兵与扶苏继续规划九原时,仞就推门进来报道:
“将军,燕王喜已降,蒙武军已抽兵围代。”
这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此时的燕国哪里还有抗秦之力,能在秦军的包围中撑了一个多月坚持到现在都算不错了。
而燕国若是被灭,想倚靠燕国而生的代国就更不在话下。
果然,才不过两日赵王嘉便出城投降。
燕、代两国就此灭亡,中原就只剩下一个齐国了。
事实上齐国也不长久。
史上的齐国只比燕、代多生存了半年多……第二年秦军就兵临齐国城下将齐王建包围。
那时齐国的兵士和百姓甚至都不敢反抗秦军。
因为秦军一统中原之势已无法阻挡,与秦军作战为时已晚且毫无意义。
于是最终齐王建也在相国的劝说下投降。
这些不需要沈兵考虑。
沈兵需要考虑的,就是燕、代一灭,那嬴政说过的要迁往北地的百姓也就要到了。
可想而知这不会是小数目。
沈兵必须做好接收的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