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误会(1 / 2)

加入书签

秦军在西套驻守一千名兵士,主要是河内兵,再补充些新征役兵。

所谓的役兵,就是户籍为北地的百姓依秦律服兵役,通常情况下是每年服役一个月。

服役时进行基础军事训练和劳动,比如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

这也称更役,爵至不更能免除的就是这更役。

因其劳动是无偿的,是每位户籍者应尽的义务,且劳动期间若是衣物破损等还需自担,于是会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

但是到沈兵置下的北地就人性化多了:

旦凡只要来服役的便衣物三套……反正对北地来说因为已进入批量化生产,衣物已不算什么值钱的东西了,但百姓若要自己生产依旧难度很大。

于是这政策极受百姓欢迎,甚至有些百姓还愿意多服几次,尤其是秋、冬季……平时劳动一个月可无法换得三套衣物,所以这对百姓来说已经是物超所值了。

之所以更喜欢秋、冬季服役,则是因为秋、冬季的衣物更厚。

沈兵初时倒没意识到这问题,不过一想还真对,这样一来春、夏季服役的不是就不划算了么?

于是春、夏季服役者便加了两套。

这一来那服役的百姓就不一样了,一个个兴高彩烈士气十足,无论是什么事都尽最大努力完成,生怕犯了什么错往后就没有服役的机会。

但在沈兵看来,这劳动力也太廉价了。

因为之前算过,一个劳力的工钱至少也要每日八钱,这么一来一个月就是240钱。

五套夏装若按市场价便是225钱,再加上服役其间的伙食免费,按均值每日两钱计算百姓都有赚。

何况北地伙食普遍偏好均值通常在三钱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沈兵希望百姓能更强壮一些以便将来加入军队时更有战斗力。

但这是按百姓的算法。

沈兵这边的算法……那一套夏装的成本才只十五钱,五套下来也只需七十五钱,加上伙食也只一百多钱,这与普通劳力240钱的价格一比自然就相当廉价。

另一方面,就是像河内兵这样的正卒,他们不论是否劳动都要伙食且还根据其爵位需支付一定的粮晌,那为什么不让他们闲时参与劳动呢?

于是山区的放牧及川区的灌溉水利便同时进行。

另外还在西套大兴土木修桥铺路……想致富先修路,这是不变的法则。

沈兵则因为五原一线的战局稳定,得以抽身在西套统筹分配。

这天正在沈兵与许应商量着如何开渠并让兵士先屯一部份田种菜的时候,就有几个“野人”找了上来。

亲卫老远就将他们拦住,不过因为“野人”那身装扮过于显眼于是沈兵还是发现了他们。

让亲卫放他们进来后,“野人”就冲着沈兵比划着“吃”的手势,一边比划一边叫着“可酷”。

沈兵初时还不知道什么意思,过了一会儿才明白,感情他们这是忘不了葱油饼的味道又来向他讨来了!

沈兵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或许是个机会……

沈兵朝正在屯田种菜的兵士方向扬了扬头,然后拿着工具往他们手里一放,再拿出葱油饼指了指。

“野人”很快就明白了,这是要让他们干活换葱油饼。

其实“野人”并非真的是“野人”,他们只是生活状态比较原始而已,住的地方要么是洞穴要么就是用毛皮、树枝搭起来小窝蓬……就像印第安人那样。

这几个“野人”明白后当即就点头拿着工具干了起来。

不过那干活的样子让沈兵大皱眉头,他们毫无章法的乱挖一气,虽然力道十足却根本没有松土、累垄挖沟的概念。

沈兵让人教他们,但他们也只是“呃呃”一阵点头,然后又再胡挖一气。

这时沈兵就意识到想把他们转化为农民耕地或许很困难了。

同时也明白为什么他们能生存到现在……

在此之前统治河西的是月氏和匈奴,他们可都是奴隶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