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老南头(2 / 2)

加入书签

另外一个则是观音殿,这个殿里都是些老百姓捐的观音像,大大小小足有几百个,而且逐年递增,里面还夹杂着几个济公,几个弥勒佛,小孩子都觉得这个观音殿里最热闹,所以我们常常来这里磕头。

转完了庙,就听见前院放起了鞭炮,大家都知道这是仪式要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朝前院跑,我和爷爷也慢慢地走了过去。

只见前院摆着一张大条案,最中间放着很多牌匾,大概是供奉在这里的神像,牌匾两侧摆满了贡品,有水果,有点心,还有用面做的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色彩艳丽,看上去跟艺术品似的,最中间还放了个大香炉。

只见老南头穿着一身黑衣,站在条案前,手拿一根足有半米长,一指粗的香,正在那里给牌匾作揖,身后的善男信女们也跟着他一起作揖,爷爷拉着我赶紧走了过去,站在最外侧,自己则也一脸虔诚地跟着大家伙作揖。

作揖过后,老南头把那根香插进了香炉里,然后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我们这些人也跪在地上,跟着他的节奏,也磕了三个头。

这里多讲一句,其实磕头也是很讲规矩的,不能像铁蛋那样瞎磕,当然了,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的老家甘肃,能享受三个头待遇的只有佛爷、菩萨和过世了的死人,平时给活人拜寿或者拜年,都只能磕两个头。

当然了,现在年轻人讲究规矩的少了,我就见过好几次,有个老同学结婚,第二拜拜高堂的时候,就给长辈磕了三个头,大概也是不懂装懂,站在旁边懂规矩的都会暗地里发笑,只是不说穿而已。

大家伙儿磕完头,老南头就站起来对着善男信女们大喊一声:“给佛爷塑金身了!”没看出来这个干瘪老头,嗓门倒是挺大,一声大喊格外的又精神。

他一喊完,只见从庙门里呼啦啦就走进几个人,为首的是个40多岁的黑面大汉,身后两个都是小年轻,看样子都是不到30岁的样子,全是手艺人的打扮,我们赶紧给他们让出一条道,这几个手艺人就走到条案前,整齐划一地给那些牌匾又磕了三个头,然后就直起身子,依然跪在地上。

老南头此时才从桌子上拿起了五根红绳,给他们一一拴在脖子上,然后又对着我们又大喊一声:“手艺往好了使,佛爷往好了佑。”那意思就是只要你手艺到家,佛爷也会保佑大家。

这时,那三个手艺人终于站了起来,往后退了两步,轮到了冯奶奶上场,只见她手捧一本黄色的册子,站在人群最前面一字一句地大声诵读:“为重塑兴隆观众神金身,特有二百单三善男信女捐赠两万三千二百元,善男王文康,100元,信女刘红,50元……”原来是念大家捐赠的款项。

看来到这里,这仪式就算告一段落了,其实说是重塑金身,无非就是买点油漆,把各位神仙泥胎身上褪掉的色彩重新上色,最多再给换个披风,所以算是非常小的一个工程了。

这时老南头看见了我爷爷,就走下台来,拉着我爷爷走进了偏殿旁的一个小木屋里,看样子应该是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平时休息的地方,里面有张小床,还有一个桌子和两把椅子,看那模样都是老物件了,爷爷回头喊上了我,我就跟在他身后,和老南头一起走进了小屋。

刚一进屋,那老南头就把门带上,看了看爷爷,又看了看我说:“老祁啊,今天叫你来,可不是光为了重塑金身这事,还有档子事需要你给帮帮忙。”

爷爷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是你前天晚上说的那事吧?这不我把我孙子也带来了,这事我打算交给他办。”我这才想起来老南头前天晚上来我家和我爷爷还嘀咕了两句。

老南头听爷爷这么一说,又上下打量了我,最后目光落在了我的喜得龙上,有点不太相信的说:“你孙子年龄还小,这事让他来行吗?别给吓出毛病?”

爷爷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他,最近家里的事全靠我孙子,再说了,我这家里一堆事,也抽不开身,他二大爷和他爸你也知道,一个不着四六,一个压根不来寺庙,说到底,就剩下我这孙子了,你就放心好了。”

我听他们这么一说,就明白八成是这老城庙里有事,心里就有点不太高兴,这老南头怎么这么瞧不起人,爷爷也真是的,带我来烧香原来还另有目的。

老南头听爷爷这么一说,就点了点头说:“那也行,这几天晚上都不太平,庙里不敢留人,这不,现在那几个手艺人马上就要动工了,说什么也得把这事平了,别回头,坏了庙里的香火。”

我虽说有点不高兴,但是一听之下也是摸不着头脑,就问那老南头:“南爷爷,你说了半天,这庙里到底出什么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