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 / 2)

加入书签

“确定!”

“那你以后就不要随意指使别人的下人。”

赵氏的脸有些挂不住,但很快就点头答应了,表示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姜婉白又杂七杂八的说了很多事,但总之,就是一个原则,田家人以后为各家为单位,算是一个小团体。除非发生什么关乎到整个家庭荣耀、安危的事,大家要一起解决,否则,就各自解决。

这个家族理念,是姜婉白一直在考虑的。纵观中国古代,那些抱在一起的大家族,有几个能做到善始善终的。还不如将财富分散到各个家庭,如果哪天哪一家出了什么事,起码还有别的家庭。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家如同治国,只有大家都富裕起来,整个家族才会富裕,而不应该是国富而民弱。

当然,姜婉白也想过沿用日-本家族的模式,将财富积累到某一个手里,这样,家族也许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很快,她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中国不同于日-本,文化不一样,观念也不一样,中国讲究的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

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对,但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里,认为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并没有那么多,比如赵氏,比如王氏。所以,如果田家采取这种模式,只会纷争不断,加速灭忙。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一次说个清楚,下次,可就没这种机会了。”姜婉白最后道。

王氏看了一眼赵氏,有些犹豫,但还是没开口说什么。

赵氏不屑的回瞪了一样她,对姜婉白道:“娘,我这个人心直口快,可不像某些人,心里明明有事,却不肯说,专门想着拿别人当刀使,自己又想得好处,又想落个好名声。”

王氏被嘲讽了一番,脸色有些不好看。

赵氏却不管她,做人嘛,只要自己舒服了就行了。她继续道:“娘,给老五娶媳妇的那些钱怎么算?

是算私用还是公用。如果是私用,老五是不是要把那些钱还回来,毕竟这是我们大家一起赚的。

如果算公用,那以后我们要是办喜事,是不是也能办的这么风光。”

田老五最过意不去的也是这件事,所以立刻道:“娘,我会将这些钱还给家里的。”

其他人却没理他,只等着姜婉白说最后的决断。

“算是家里的公用。这些跟外面的人来人往,都算在公用里面。不过,如果是私人关系的事,就不要跟我说了。”姜婉白一锤定音。

有了说法就好,众人虽然还有些羡慕田老五,但很快也就平衡了,他们的儿子、女儿甚至孙子可还有很多人生大事没解决呢!

事情完全敲定下来,又让田承玉全部写下来,众人按了手印,这才算完。

此时已经是月上中天,可是大家从客厅出来之后,却一点也不觉的困倦,反而觉的精神奕奕,就好似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一样,恨不得立刻就去看看自己的生意。

这大概就是金钱的魅力!

又是一年春来到,姜婉白坐在屋里,翻看着最近的账本。

紫芝酱的在去年扩建过一次生产之后,就基本上满足了全国各地的需求。毕竟,它只是一种调味品,不适合吃太多。当然,也可能一些穷人家根本舍不得吃。

现在,紫芝酱只要保持这个状态,每个月就有二三千两银子的收入,也算不错了。

也许,可以开辟一下别的市场,比如西域,又比如海外。不过,这些地方跟夏朝都没什么贸易往来,如果只是因为紫芝酱这种小东西去开辟,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要说赚钱,所有人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丝绸之路上,还是丝绸茶叶瓷器这种东西比较赚钱。

她可不想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所以,紫芝酱能保持这样,就很好了。

账本上另一个比较赚钱的就是彩墨。

董祁容不愧是制墨大家,在上次那种“和墨”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冷墨”“点金墨”“桃花墨”这三种墨,同时还有“青墨”“白墨”等价格比较低的墨,可谓品种齐全。

京城的彩墨阁是姜婉白他们四家合伙开的一处专门售卖彩墨的地方,每天都是门庭若市。又因为购买的人太多,其中最负成名的“和墨”不得不采用限量销售的办法,每天只卖五块,能不能买到,全靠你的运气了。

越是这样,大家购买的积极性越高,每天天不亮,彩墨阁外面就已经排满了人,单等它开门营业的时候冲进去,好赢的一个头筹。

彩墨卖的如此之好,曾景文也问过姜婉白,要不要像紫芝酱、五加皮酒那样,在全国开设分店进行售卖。

姜婉白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先不说开设分店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就说这彩墨的性质,就不适合。它属于中高端消费品,并且还不是必需品,如果开设了分店,就必然会影响总店的生意跟人气,到时反而费力不讨好。

像现在这样,大家到京城,都必然吃福盛居的牛肉,逛彩墨阁的彩墨,时间久了,这彩墨阁便会成为一种标志,任时代变迁,皇朝变化,它都屹立不倒,不是很好。

曾景文听了,愣了很久,然后便起身离开了。至此之后,他再也没提过开分店的事。

☆、第182章

还有就是田老三家的生意。五加皮酒每年都会酿制,然后跟紫芝酱一起,销往全国。

现在,大家都知道,生产紫芝酱的田家,有一种酒,喝了能治风湿,就连皇上都曾用过呢。

除了酒的生意,田承运所养的兰花也开始繁殖开来。如今,家里建了一个花房,专门用于养殖兰花。

至于兰花的售卖问题,更不是问题。只要将那些兰花往彩墨阁一放,立刻就有人将它们买回去。

甚至有几次,还有几个人为了抢这些兰花争执起来。

文人争斗,当然不是骂嘴仗或者动手,不知道谁最先提议的,大家要用诗词来比赛,只有胜者,才能买这兰花。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不少人纷纷参加,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留下了很多佳话。

最后,大家约定俗成的,竟然每月的五号在彩墨阁举行斗诗大会,谁赢了,就是这个月的魁首,由他首先购买当天的“和墨”还有这个月的兰花。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买下这两样东西,但他可以转让,这中间,就产生了利益。

这下,不仅是来买彩墨或者兰花的文人,不少无意于此的文人,还有外地的文人都专门来参加这项盛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