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一般农家都是土地板,而杨家却不是,整个屋子干净整洁,没有一丝泥土。杨家用的是茶杯待客,一般农家都用的是碗。
半晌,两人都没有再说话,杨桃脸上的笑意没有再扩大,坐了一会儿,赵墨看到院子里堆着柴,说道:“我去劈柴。”
还真是个木头,杨桃在心里偷偷的想。
杨桃没有说去,也没有说不去,只是看着那个已经起身的人的背影,敛了脸上的笑意。
他和她终归是不熟悉,了解的太少。
杨桃去厨房帮忙,没让家人看出什么来。只是宋荷花看到女儿进来,以眼神问道。杨桃知道自己娘的意思,想让自己和赵墨多了解了解,说到:“他在劈柴。”
听到外面传来的劈柴的声音,宋荷花说到:“是个不错的孩子。”两个嫂子也纷纷表示赞同。
一家人吃过饭,杨林看着喝了酒,还保持良好教养的赵墨,眼里也是满意的,在他看来会喝酒酒品好的才是真正的男人。而杨家兄弟两觉得赵墨身上有农家男人的踏实,但也有读过书的人的明理,不向有些人荤素不计,喝点酒就狂喷。
看着全家人的态度,杨桃想:终归是自己要求的多了,自己该知足了,且来日方长。
礼尚往来宋荷花给赵家的回礼是院子里桃树上摘的桃子,还有早上包的包子。送走了赵墨,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有的模样。
季节更替,消除了春的凉意,把春衫换成了夏衫,在地里做活的农家汉子,光着被晒得油亮的膀子,卖力的侍弄着地里的的庄稼。
树上的蝉在知了知了的叫着,放眼望去,那是一片片绿的海洋,绿的深刻,绿的震撼。
全家都出动去地里追肥,家里就只杨桃带着不知事的朝哥,准备一家的饭食,侍候家里的小鸡和大白猪。杨家养了十几只鸡,每天都有十多个鸡蛋,宋荷花每每嘱咐杨桃做鸡蛋给全家人补身子,每顿还就着青椒炒去年腌制的腊肉,宋荷花从不在吃食上紧着大家,她总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一天的家务下来,活也是不轻松,但这是每个农家姑娘都要做的事情。能为一直疼爱自己的家人做点事,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家贡献力量,杨桃一直觉得很幸福。
地里的庄稼快没过人高,田里的稻谷长的很好,稻花香随处可闻,随处可见饱满的稻穗。给整片天地都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气象。在这个季节,山上长了菌子,杨桃最喜欢的便是,她爹每次放牲口回来带回来的菌子,洗净之后搭配芹菜炒,别有一番风味。
家里的朝哥儿也学会了走路,摇摇晃晃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杨桃的屁股后面,嘴里不停地叫着姑姑。而二哥也要当父亲了,家里人都很高兴。
这天,当听到隔壁王大婶说,赵墨家正在盖房子的时候,杨桃也没有什么感觉,尤其是二嫂逗杨桃说:“桃子,赵家为娶你可是下了血本儿,开不开心,有新房可以住......”
杨桃只是笑笑,她从来都不觉得赵墨是为娶自己盖新房的,说是为赵墨成亲而盖,倒是差不多,她从来都有自知之明。
这年,因为家里在盖房,赵墨没有出去做活,而是和请来的人趁着农闲一起建房,他想在年前就把房给建好。他准备正屋建三间,两边各两间厢房,留作厨房和杂物间使用,再圈个小院子。
看着热火朝天建房子的儿子,赵大山深刻感受到小儿子已经长大到可以独当一面了,他一个人就搞定了所有材料,还和工匠们商量房屋的结构,而今年他也不过才二十岁。
这年八月初,秀姐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闺女有了儿子傍身,王大婶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逢人便笑,在得信之后,马上收拾东西去竹园村看女儿和外甥去了。
杨桃知道后,也衷心的为秀姐高兴,女人终归是要嫁了人,生了儿子之后,才算是有指望,为夫为子把日子过下去。杨桃也看过村里的很多人家,因为媳妇生了女孩,被婆家错待。女子有个儿子傍身,终归是好的。
这世界对女子确实有诸多不公,男子可以三妻四妾,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还专门给女子带上七出的枷锁。
杨桃觉得,若是能和对方好好的过下去,这是最好,若是不能,那自己要把日子给过好,眼泪只有在乎你的人才会在乎。
在中秋节那天,杨家人起床时,在院子里发现了半头野猪肉,杨林和宋荷花都有些震惊,却对这是谁送的,心里有数,尤其是中秋节这天不见赵家的人过来。
农家送这样的礼着实有些重。
这令杨家越发对赵家的做法满意,顺带的对赵墨也就越发的高看一眼。这并不是送这般重的礼的关系,这代表了,赵家看重自己的女儿。不管这样做是赵家还是赵墨的意思,杨家老两口都决定该给赵墨的体面看重都得给足了。
自端午那次从杨家回去,赵墨见了自己未过门的妻子之后,心里也是满意的。当初就听母亲说,杨家的女儿模样不差,没曾想却是这般钟灵毓秀。想来以杨家的家教,这性子也会不差的。
毕竟不出意外的话,是要过一辈子的,赵墨并不想委屈对方,也并不介意表现出对杨家姑娘的看重。
这次中秋节,赵墨就放在了心上,特意进山去,想要在未婚妻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本事,也想要告诉杨家二老,自己有能力养活他家的姑娘。
人真的很奇怪,确定关系了,就会把对方划到自己的范围内。
☆、第 6 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挂满了黄橙橙的玉米,大个大个的洋芋堆满了地窖。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谷也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稻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像金色的海洋。
家家户户忙着收稻谷,田少的人家在收完自家的稻谷之后,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打短工。收完稻谷,一家人的生计有了着落,脸上的笑容都多了,整个村庄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赵家的房子也建好了,一水的砖瓦房,墙都给刷起来,在赵大山看来,很是不错,在村子里,虽比不上村长家的,但也不差了。花了家里差不多三十多两银子,也好在赵家两兄弟都是自己挣的钱,给张桂香一部分,剩下的都是自己收着。虽然自己老两口存的钱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但怎么说祖宅既然给了大儿子,那也得给小儿子把房子给盖起来,不能厚此薄彼。
而赵墨在家里收完稻谷之后,又忙活了起来。他本身就有木匠的手艺,买了黄花梨的木料,准备打一套家具。
看着家里的地板,赵墨想了想,要做的还很多呢。好在现在农忙也结束了,自己可以好好的打造小家。他以前在外面做活的时候,见识过大户人家在院子里铺上地板,还种些花草,灵感一来,就给家里铺上地板,用剩下的砖在小院里累了一个十厘米高的花坛,填上土,寻思着以后种些什么。
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小家,赵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待以后生几个孩子,这家里该有多热闹。想到着,赵墨心里充满了干劲。
对于赵家的房子,村里人羡慕的有,嫉妒的有,真心祝福的也有。
罗家有十多亩水田,这些天正忙着收稻谷,罗家兄弟三人都带着自己媳妇下田收稻谷。罗文斌虽然心疼自己的妻子,但大嫂二嫂都下地了,自己媳妇也不好搞特殊。看着媳妇每天累得倒头就睡,罗文斌除了心疼,就只能自己多干一点,替媳妇分担一下。
这天,罗家妯娌三个在院子里晒稻谷,罗大嫂罗二嫂说起赵家的新房子,语气里不乏羡慕,田密听在心里,并没有搭话。
确实是,罗家三兄弟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一个院子里,屋子确实紧张。罗家罗秀才不管事,还有时要买笔墨纸砚,也亏得罗郑氏是个能干的,这家里才像个样子,不过也确实不宽裕。而且家里三兄弟挣了钱都得上交,由罗郑氏保管。
想到这,田密想都是钱的问题,须得想个挣钱的法子,可挣了钱还得上交,这真是愁煞人。可如果分了家就好了,她不相信大房二房不想分家。
家里三郎对两个哥哥是有感情的,大哥考了多年的乡试也没有过,已经放弃一心种地了;大嫂为人比较小气,平时做菜什么的都不舍得放油,衣服也是补了又补的穿。二哥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几年就回家了;二嫂为人不吃亏,也是个厉害的。而三郎的功课却是很好的,而田密也希望三郎能够考取功名,将来孩子起点就比别家的高,家里有事也好帮衬。
只不过一切都是要钱的,说来罗家的田地在村里也算是多了,但耐不住家里人多,这样算下来,地确是少了。
对于赵墨家盖新房,田密是真的为赵家高兴。虽然这些日子以来赵家除了赵大嫂,别人都对自己比较冷淡,尤其是赵大婶,就是见了面也仅是打个招呼,再不复以前的亲昵。以前赵大婶对自己很好的,每次都是热情相待,还做好吃的。
两家终归是生分了。
可这也不是自己的错,田密想,一切只能顺其自然,等日子久了,再把关系补回去,毕竟赵家还是不错的,以后有个什么事也好相互帮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