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1 / 2)

加入书签

“陛下的意思是……”赎宗泽老眼昏花,他被眼前的这张地舆图给打的眼冒金星。一时半会儿的真定不下心,稳不下神来。

“就如宗卿所见,朕欲分封诸子于塞北西陲,镇压草原各部牧民。”

宗泽的眼神充斥着荒唐,即使他看到那地图上北、西两个位置的颜色较之南洋更为贴近中原本色,心中揣测着陆谦的用意,也万想不到是这种安排。

“陛下何不将龙种置于南洋……”后者纵然潮热多雨,兼有瘴疠,毒虫遍布,可在很多人眼中彼处仍旧是比塞北西陲那荒蛮之地更好的去处。

能够站立在一朝一国顶端的人物,那皆不是傻瓜。什么瘴疠弥生,毒虫遍布?中国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千年大开发,已然证明,那些都不可怕。

想想千年之前的南国,何尝不是气候炎热潮湿,毒虫滋生么?但现在呢?

故而,陆谦说过——疫障流行与土地之开发休戚相关。当大片的森林被开发为城镇、农村和阡陌相连的良田之后,蚊虫、毒虫的数量自会大为减少,疫病也相应的减少了。那长江以南就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了。

再有一个对比便是琼州、安南与琉球。前二者不比琉球更向南,更热更湿?但为何他们那儿就早早有人立稳了脚跟,而琉球却是在三阮抵达后方正是进入国人的眼中?

说到底就是一个“人”。

所谓的瘴疠就是痢疾、霍乱之类的传染病,而地区温热潮湿,正是蚊虫的滋生之地,蚊虫叮咬防不胜防,自然就传播迅速。那看在外人眼中,可不就是瘴疠滋生了。实则是卫生条件不够。

事实上只要处置得力,主意卫生安全,尤其是在饮食饮水上,那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疾病的滋生与蔓延的。例如阮氏三雄,他们一上琉球,就使人大规模的砍伐树木,一是为了获取木材,修筑营垒和晾晒干木。

琉球这里植被葱茂,又因为本地只有少量土著少民,树木皆生的高大。苍天大树,触目可及。内里不乏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等造船之材。

二则是减少蚊虫。砍伐树木,清理草滕,填平有些小水洼水坑,再于营寨营帐周遭撒些石灰,夜间则点燃蚊香。中国算是蚊香的发源地,汉代时候就有了真正的烧香,也因此汉代出现了香炉。

齐军的蚊香配方是安道全所献。由松香粉、艾蒿粉、梧桐树皮、少量的砒霜和雄黄混合而成。驱蚊虫效果极好。现在不仅是在军中,更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

早前阮氏三雄率军南下时候,兀不知多少人的眼睛盯着他们,就是怕瘴疠毁了这种齐军的海上舟师主力。然事实证明,只要处置得当,就算是荒蛮如琉球之地,兀的可以活人。如此就更不须说南洋之地了。

“朕并非要让他们长久待在一地,待塞北西陲局势安稳,则可合聚众人之力,以中原为后盾,向西入七河,进河中。更可以向南,直入天竺。”

宗泽乱糟糟的大脑如此才豁然开朗,怪不得那天竺之地也被染成嫣红,原来陆皇帝是如此的打算。他闭口不言,因为对于天竺,宗泽的了解着实不多。

他倒是更知道南洋。想来陆皇帝宁愿把儿孙送去天竺,也不放在南洋,那儿必是一块福地的。虽然那一幕还要等到几十年后。

陆谦又叫人拿打开一幅地图,扩大版的秋海棠静静的处在地图的中央,除去东面的大海,北面的茫茫冰原,南面和西面尽数被红色包裹。而代表着未来中国的版图上面,五个红星被标记出来。宗泽一看就看出了它们是哪里。其中四个可不就是争论中的国都预选地么,剩下最北的一个,则是契丹人的南京析津府。但其上的名号表示的是燕京。

宗泽一眼就能看出定都燕京的好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地理地势上可谓远胜过大名、济南、江陵。就是陆皇帝素来重视的漕粮,只要开通海运,也能远少过赵宋漕运之耗。何况陆皇帝还准备收复辽东!

且定都于此,兀的能对塞北草原兼辽东地区形成重压。彼处但凡有事,数日内消息便能抵达,便于应对急变。

但坏处也有。

首先就对南方有鞭长莫及之感。将来大封国开启,那南洋可就不再是今日的南洋了。纵然他们现在很弱小,那安不知百年之后不会强盛?

陆皇帝的这个大分封,与两千年前宗周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何其相似?可那时候的周王与周公,必然不会想到只短短的三百年不到,他们的子孙后人就要仰他们分封出去的诸侯大臣们的鼻息而过活。甚至最后还有不肖子孙“创造发明”了‘债台高筑’这一成语,可谓丢人至极。

再次,陆皇帝都已经在塞北、西陲设立藩国,那地儿距离燕京也过于亲近了。

藩国一立,自然就有镇压。那与定都燕京便就有所重复作用了。更隐隐对中央形成威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