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抵达南洲(1 / 2)
除了这些海军将领,那些宗室们也都积极了起来。以前一直只是听说南洋有金矿,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所以他们并不积极。
但是现在看到这大块的狗头金被发现,这巨大的金矿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每个人的心思都开始转动了起来。
当舰队离开海龟岛的时候,他们看这个荒凉的小岛,也都变的顺眼了起来。
但是他们还不到行动的时候,因为这才是第一个地方,据说在南洲,同样也有金矿,那里也更大。
不过这个地方,在他们的心里还是优选地。因为这里距离南洋很近,从这里到香料群岛并不远,而內监一年到头都有商船到香料群岛,这里算不上偏远。
据说从这里到南洲的南部,还要走一两个月,那才是真正的蛮夷之地啊!
这次出海,宗室人员一共分乘四艘大船,这四艘船分属一个编队,并有四艘军舰护航,四艘补给船供应,还有各传令船负责联络。
从去年皇上下旨,令各王府,郡王府各派世子,郡王随太孙驾。
这些个王府就已经有了预感,恐怕是皇上又要削藩了。
但是有太祖的金书铁卷,加上朱棣本来就是因为削藩才造反上位,所以他对名分,大义看的比较重,更在乎宗室对他的大义支持,所以各王府并不怕他像朱允炆那样倒行逆施。
他们不敢违逆朱棣的圣旨,但是同时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之辈,反正他们已经拿定了主意,如果给的条件不够,是别想他们轻而易举就移藩。
谅这朱棣为了史书留名,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当然,只有一些没有犯错的藩王府会这么硬气,而有把柄被朱棣抓在手中的藩王府,从一开始就在谋划,该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朱瞻基其实是不在乎这些宗室怎么想的,不管这些宗室能干也好,窝囊废也罢,他需要的是他们的名。
哪怕他们是头猪,最少他们都姓朱。
今后的世界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落后的通讯,交通方式,不可能让中央朝廷有效控制偏远角落,那么就需要他们这帮人占住大义的名分。
他们是能干之辈,朱瞻基反而会担心他们势力大了之后,不搭理中央朝廷,自立为王。
如果他们都是无能之辈,只需要他们占住这个位置,反而以后更方便干预和管理。
哪怕他们干的天怒人怨,大不了以后换了子孙当王爷,这些地方就始终还是在姓朱的后代手里。
所以,他只是在船上安插了一些眼线,随便他们折腾。
现在还不到时间,想要让宗室移藩海外,不仅需要他们自愿,更需要整个社会对这件事的认同。
否则,光是一个苛刻宗室,就会让皇室处境艰难,陷入众口铄金的地步。
哪怕是皇帝,在风土人情这些方面,也要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则。
船队继续航行,大部分宗室都觉得无所谓,这里的金矿虽然发现了,但是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
而且这个岛面积虽然大,但是太热,大部分人对这里的环境并不算满意。
但是晋王朱棡的几个儿子因父兄接连被囚,如今正人心惶惶,在所有宗室里面,是最想移藩海外之人。
朱棡,朱济熺,朱济熿三人,在永乐年间接连被废,被囚。朱济熿更是不念父子之情,囚禁其亲生母亲,蒸煮父亲侍女,囚禁其兄长朱济熺,侄儿朱美圭。
年前皇上派锦衣卫到太原调查,废掉朱济熿,又救出了朱济熺和朱美圭,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还封王位,也让晋王府一系如履薄冰。
庆成王朱济炫曾经参与了朱济熿诬告其兄朱济熺一案,如今朱济熿被囚禁在凤阳高墙,他很怕皇上会想起他也曾经参与诬告一案,所以这次出海,一开始就拿定了想要尽快离开大明的主意。
虽然这个海龟岛在其他人看来环境恶劣,但是在他的眼里,这里却是一处宝地。
这海龟岛面积庞大,比大明整个江南的面积都大。岛上虽然有一些毒蛇,毒虫,却有无尽的森林,各种名贵木材遍地。
特别是这个金矿,只要经营妥当,哪怕每年大部分大部分收益要交于朝廷,自己也能落得数十万两白银的收入,再加上移民种田,贩卖木材,怎么算都比现在要强的多。
他如今驻守汾州,每年的收益只有万两白银,一年到头,手里根本剩不了多少银子。
所以看到这里,他就想要联络各宗室,将这个金矿拿到自己的手里。
只要他主动移藩,想必皇上也不会再记住他的过错。
“四哥当真丝毫不顾恋故土,想要移居海外?”
说话的人是宁化王朱济焕,他是晋王嫡五子,比朱济炫这个庶四子要更受皇室看重一些。
朱济炫担心自己被废,但是朱济焕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我也不想如此啊,但我不同五弟,如今我在皇上心中恐怕就是戴罪之人,若是戴罪立功,恐怕才能让皇上宽宥。”
朱济焕叹道:“这海龟岛面积虽大,却人口稀少,据说上面还有食人族。在此发展,势必艰难。”
朱济炫摇了摇头说道说道:“我却不这样想,这里虽然人口少,距离我大明却近,移民便利。而有了这个金矿,最不济也能当个富家翁,山大王,不用在大明提心吊胆地活着。”
朱济焕见他拿定了主意,叹了口气说道:“那四哥想我怎样帮你?”
朱济炫长揖说道:“为兄想请五弟到太孙面前探探口风,对这宗室自愿移藩海外,有什么章程。”
与此同时,在这艘船上其他的房间里,其他宗室关于海龟岛的讨论众多,这个储量丰富的金矿,吸引的可不仅仅只有朱济炫一人。
如今能够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的,也就只有那一帮还没有成年的宗室子弟。
像朱瞻埈,朱瞻墉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对他们来说,这趟出海,就是出来见见世面的。
面对众宗室的试探,朱瞻基却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复,只是以稍安勿躁打发了众人。
因为这件事在解缙的力主之下,被压了下来。
由于前世的经历,朱瞻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快刀斩乱麻,直接了当地解决。
但是这种性格在商业上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玩政治的人来说,这样的性格确实不合时宜的。
因为政治没有对错,政治也只有妥协。
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什么事都不能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而政治,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靠快刀斩乱麻,只会把事情越办越糟糕。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将海外各处领土都各划一片。然后把这些宗室都分封出去,每个地方,安排一个军卫,或者两个军卫来维持治安。
由藩王来管理民政,军队来管理军政,然后用金矿,土地来维持基本的生存,用贸易来盘活每一个封地之间的联系。
大明一个军卫大约是五千五百人,一个地方卫,或者是护卫就是三千人左右。他们这些人加上家属,再加上藩王带的官员和随从,就有两万人左右。
这么多人不管在哪一个地方开始发展,再加上大明本土提供帮助,都能维持基本统治。
但是这件事在解缙和金纯这样的大儒面前,就完全不能这么做。
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但是要实施起来,就需要换一种方式。
比如说,将藩王分封海外,哪怕皇室很想这样做,但是绝不能由皇室提出来。
如今还是宗族社会,宗族的力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与后世相比更是不能比较。
比如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族规。朝廷认可宗族对宗族弟子的奖励或者是处罚。
在县治以下,宗族的管理是朝廷管理的有效补充。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健全,人们更讲究人情。
朝廷大臣要告老还乡,需要辞职三次,皇上要挽留两次,第三次才能同意。否则的话,就说明皇帝对这个大臣很不满意,有很大意见。
就连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劝谏,这个皇帝“谦让不过”,才“勉强”登基。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如果由皇室提出这样的计划,就会让人觉得皇室寡情薄意。
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照顾,谁会相信他们能顾怜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这件事现在不能由他定下来,先要在社会上将这件事酝酿成熟,然后“勉强”答应。
他们说的有道理,朱瞻基当然愿意听。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按照现在的这套规则来行事。
所以,他现在先要炒作,把这件事炒热。
反正分封这件事,也不是这两年可以推行的,最快也要等到他出海回了大明才能办。
要是不顺利,更是要等到他登基以后,这件事才能推行。
所以他现在根本不表态了,也不提分封了。只是先在军队方面,为以后做准备。
从海龟岛到南洲,这段旅程是非常无聊的。
因为是逆风行驶,舰队如今的航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四五节,只比人走路的速度快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