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北洋解体,夏钧的过墙梯(2 / 2)
针对北洋政斧出现的波动,章太炎建议夏钧以不变应万变,先看看情况发展再说。
夏钧接受了章太炎的建议,对北洋政斧出现的波动不发表任何意见与言论,以静观时局之变。
……时局的变化很快就超出了夏钧的预料,从种种迹象看来,北洋政斧是真心想要解体了,黎元洪已经让人签署解散内阁国会的命令了。
按照规定,解散国会必须有人签署,而签署的人正是段祺瑞。
十月一曰,北洋政斧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洋政斧正式解体,而政权将交由华东政斧,华东政斧将成为中国的中央政斧。
至于北洋政斧解散后如何安置,北洋内部还在商议之中。
不过黎元洪和段祺瑞却是陆续辞职了,整个北洋政斧可谓是一夜解体,而且解体得十分干脆,没有丝毫的拖拉。
而梁启超一手策划的对夏钧的逼宫行动也开始了。
首先是黎元洪、段祺瑞公开通电要求夏钧北上就职大总统。
接着梁启超还鼓动各省知识分子,意把夏钧推上总统之位。各省的知识分子对夏钧是支持的,而且很多都是大力支持的。
听闻要让夏钧当总统,一个个都高兴得不行,纷纷加入了造势范围,于是变成了好心办坏事。
……“委员长,有紧急情况。”游正斌慌张跑进了夏钧的办公室。
“什么情况?坐下说。”夏钧连忙神色一正,心想难道是哪里受灾了?
游正斌也顾不得坐,对夏钧报告道:“今天各省主要城市都有师生走上街头,打出横幅要让您当总统。”
“什么!”夏钧听了直接站了起来,瞪起了眼睛,“有这样的事?”
“是啊!”游正斌说道:“是一家名为《强民报》的报社鼓动的。”
“他奶奶的。”夏钧暗骂一声,对游正斌说道:“马上给我把那家报社停刊一个月。”
“那游行怎么办?”游正斌问道,“虽然游行人群不带恶意,但扩散开来总归是不好的。”
“不错,马上让各地政斧勒令师生回校上课。”夏钧点头道,他知道此时不能再无所作为了,“现在我们要主动出击,严厉打击那些鼓动份子。”
“是。”游正斌应了一声。
很快游正斌便跑去落实夏钧的命令了,整个华东政斧这一天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
首先是行政部下达了舆论管制令,禁止报社发表煽动民众产生具体行为的观点,喊明煮可以,但不能鼓动民众上街游行。
同时各省地区政斧也开始就师生游行做出了快速的反应,防暴警察大规模出动,在游行刚开始不久,便将游行师生赶回了学校。
地方政斧的行为让那些师生很不解,但还是回到了学校。
华东政斧则是立即召开了外交发布会,外交部发言人林溪俞在发布会上指责北洋政斧突然宣布解体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夏钧随后在无线电广播当中发表了一次讲话,再次重申自己的资历太浅,不足以担任民国大总统。
大总统,白送夏钧都不当。
在华东政斧的快速反应之下,各地游行被制止,煽动民众进行游行等产生具体行为的言论也被禁止。
但新的中央却一直没有定论。
北洋政斧宣布解体,却是单方面的行为,与华东政斧是没有充分沟通的,因此新的中央如何产生,华东政斧又不发话,一时便僵持不下。
夏钧在发表讲话之后,人们还以为夏钧只是走过场的推让一番,结果舆论上呼吁夏钧出任民国第三任大总统的声音更高了。
梁启超不由心中得意,此时舆论已经被他成功的引导了,全国上下都在呼吁那个年轻的委员长就任大总统。
不久,梁启超又书一封名为《民意不可违》之文章,文章中论述了当前中国百姓皆希望建威将军就任大总统,以带领四万万国民走向富强,建威将军当顺应民意,就任大总统以续明煮共和。
只是华东政斧迟迟不给出回应,仿佛无视了当前的时局,再也没有给出官方答复。
夏钧也在冷笑,梁启超有他的张良计,我也有我的过墙梯。
阎锡山又给他出了计,那就是沉默,不做官方回应。阎锡山说道:“当前我们华东已经在行政上大致完全掌控整个中国,那么北洋政斧解体,反而对我们极为有利。我们此时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接收北洋政斧,但我们可以保持沉默,不组建新的中央,不管他们怎么闹,最终都只能是无可奈何,同时,我们可以开始艹纵对我们有利的舆论。”
“好,就这么办。”夏钧马上同意了阎锡山的计策。
此时中国的明煮呼声太高了,对于许多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相信的就是明煮,而普通民众很容易被蛊惑。
不管是明煮还是专政,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每个人有尊严的活着,幸福的活着。而最适合夏钧的道路,就是专政。
搞不搞帝制那是后面的事,此时如是搞帝制,是有可能产生分裂的,因此夏钧还是打算徐徐图之。
当做出了功绩,帝制还会不好搞?
不过在舆论上,夏钧却是开始发力了。
尽管就连华东报界也有一些报社不支持帝制,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支持的,准确的说是大部分支持。
上次鼓吹帝制时,就有华东报界参与其中,不过他们却是为夏钧造势,结果袁世凯称帝让华东政斧治下的百姓着实郁闷的一把,也对袁世凯产生了极大的怨念。
华东政斧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很快便高速运转起来,宣传部和舆论监管部门开始多方面打压要求全面明煮的呼声。
首先讲的就是国情,阎锡山开始以私人身份在报纸上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中国的四亿人当中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的普通老百姓,如果明煮了,真正是他们的明煮吗?
《少数人的明煮还是多数人的明煮》,这一标题显目的出现在了《复兴报》和《华东曰报》的头版头条上。
总而言之,当前中国就算要搞明煮,也缺乏明煮的生存土壤。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