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加入书签

两人听了他的话后都为之一愣,但是想想当日的情景,汪家背后有着东林一党,若想要将汪家彻底扳倒而自己又能保全的话,的确只有借助与他们为敌的阉党的力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通了这一点,田镜就笑道:“大人所为不过是不想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罢了,这也没什么对错的。其实东林党也罢,阉党也罢,都是想掌握朝权,并无对错之分。”

唐枫摇头道:“他们还是有分别的,东林党虽然也把持朝政,但他们终究是一些有抱负的人,深受圣贤的教导,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都是有准则的,但是这些阉党之人就不同了,他们一心只想借着手里的大权敛财罢了,至于天下百姓的死活却全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所以我是羞于与这些人为伍的!”

田镜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相信了唐枫的话是出于肺腑的,好一会后田镜才道:“既然如此,那大人为何还为他们办事呢?”

唐枫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直直地看着田镜道:“我不是为了他们而为的官,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我大明的江山。若是任由他们为非作歹下去的话,我大明社稷就危如累卵了。我之所以与他们相接近,就是想从他们的内部对付他们,将这些国之蠹虫除去,还天下一个清明。而我此次来歙县就是想来寻一个帮手的,因为以我一人之智还不足以与阉党一斗!”

“你是说,你此来是想请老朽帮着你对付阉党?”田镜这才知道了唐枫的来意。

“不错,田老你做了数十年的师爷,虽然只是在这个歙县之中,但是官场无分大小都是一理,若你肯相助于我的话,我对付阉党的把握就大了几分,你可肯帮我为国除奸吗?”

第238章崔家事起

随着一阵公鸡的啼鸣声响起,村子里开始有了早起务农之人,当他们走过老胡家的诅屋,发现门外栓着三匹骏马,还站着一个精壮的汉子时都露出了好奇的神情,不知是哪里来的客人来见这里居住的老人家了。不过好奇归好奇,当他们见到吕岸腰间所插的那口钢刀时,还是很明智地选择了远离此屋,以防殃及池鱼。

此时在房中,唐枫脸上带着笑容,欣然道:“既然田老你答应了帮我,那么现在就随我们一起返回歙县吧。”不想田镜却一摇头道:“不,老朽就不去县城了,大人何时启程返回京城,老朽就什么时候动身离开这里。”

“田老您怎么会有这样的决定,难道你不想找那些一年前总是与你为难的人吗?还有那座因为你们离去而荒掉的旧宅子,难道您不想回去看看了吗?”胡烈有些奇怪地问道。

“不必了,这些事情我早已经不放在了心上,而且我还得多谢那些逼得我必须来此的人。正因为他们苦苦相逼,才使我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在这山明水秀的所在陶冶心情,能够安心地在这里读书。这一年的隐居生涯让我想明白了许多事情,当年我在县衙为师爷时只是一心想着敛财,想着用手上的那丁点权力满足自己的欲念,现在才知道那时是多么的昏聩。

“其实那些与我为难的人也不过是受人指使而已,既然当年我害过别人,那么被他们害一下也当是还了前债吧,所以胡老弟你也不必为此而感到不平了。”田镜微笑地说道。

唐枫听了他的话,再看田镜时觉得他的样子都与以前不同了,似乎他的身上多了一分恬淡的感觉。或许正如他所说的,在这乡野间与世无争的生活使他看清了自己吧,这对一个老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让他的心境更为平和。

但胡烈显然没有这份感悟,他依旧说道:“吗田老你的旧宅呢?难道你想让他就此荒弃吗?那可是您祖上留下来的啊。”田镜道:“这旧屋今后就留给我的儿子处理吧,反正老朽不久后就要进京了,去不去看他也是一样。”

唐枫听着他有些大彻大悟的话后突然觉得有些不安了,因为如果田镜真的如他所表现的那样已经顿悟的话,他恐怕未必能帮自己的忙了。好在田镜之后又加了几句话,才使得唐枫心里的疑虑给打消了:“当日我只为自己而活,但从今后我要为百姓做些事情了,唐大人,这几日我不离此地也正好将你昨天所说的朝中局势细细地分析一下,待到大人进京之后我也好有个办法。”在听了他这么说后,唐枫才放心地一点头:“既然田老决定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待我在此逗留几日,回京时再来接你一起进京!”

虽然这一夜唐枫都没有休息,但是在回县城的路上他却是精神奕奕,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与自己一起对付阉党的帮手了,心情大定之下他自然不敢疲惫了。

北京城,崔呈秀的府上,此时有一人正坐立难安地等着崔呈秀当值回来,虽然他因为连日来的奔波已经很是劳累,但是却还是无法安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地起身往外张望。身边的几名崔府的下人很是奇怪地看着这个自称是崔大人堂侄的人,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焦急。若不是他来时手中所拿确是大人府上的信物的话,只怕就他着表现就被人从这里赶出去了。

眼看着日头升到了中天时,随着一声喊:“大人回府!”才有一顶小轿在四人肩抬之下进了大门,然后从里面走出了崔呈秀。“老爷,有个自称是您堂侄的人来找你,如今正在偏厅等着您呢。”他一进门,就有下人上来说道。

“我的堂侄?”崔呈秀先是一呆,随即就想到了确有这么一个侄子,不过他的父亲与自己相交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经常往来,更不要说这个侄子了。不过既然大家有着这么一层关系,崔呈秀也不好不见,就点头道:“等我换了常服之后再去见他。”

在偏厅等候的崔默风看到了崔呈秀进门,就想过去相见,但他才到厅门前,就被下人给拦住了:“请你稍等片刻,老爷换了衣裳之后自会来见你的。”虽然心里很是焦急想几哦昂事情说与自己的堂叔知道,但崔默风也知道此事这些官宦人家比不得自己那边有着许多的规矩,所以就按捺下了性子坐了回去,静等崔呈秀过来。

好一阵之后,崔呈秀才慢慢地走了过来,在仔细打量了自己的这个堂侄一番,发现他和与自己有着数面之缘的堂兄有着七分相似,便知道这个人不是来打秋风的骗子了。在他打量人时,崔呈秀可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盯着自己的长辈看,而且他还是自己想求靠的人,所以他立刻就跪下行了个晚辈之礼道:“侄儿崔默风见过堂叔父,我给您请安了。”

崔呈秀微一点头,先坐了下来后才道:“你起来吧。唔,你长得和你的父亲倒有几分相像,不然我还不敢认你这个侄子呢。我记得你家是在南直隶的宁国府的吧,如今既不是逢年过节,也不是没有科考,你怎么想到来北京了?莫非是游学到此吗?若是少了盘缠的话,我这个做叔父的倒还可以接济你一些。”

虽然听了他的话后崔默风的心里有些尴尬,但是却还是得赔着笑脸道:“叔父你说笑了,我家虽然比不得叔父你这里的富贵,但是在钱财上却也无须费什么心思,实在是有一件大事想请叔父你帮忙,所以侄儿才会冒昧来京城见您的。”

“你一说我倒也想起来了,我那堂兄家里当年就是宁国府有数的富绅,的确不用我的接济,那你是因什么事才来找的我呢?”崔呈秀一面说着,一面接过了下人送来的香茶,慢慢地品了一口。原来这崔呈秀虽然是蓟州人氏,但他的这个堂兄却是在宁国府宣州城中的一个有头有脸的大士绅,崔家在当地也算是望族了。

崔默风再次跪了下来道:“求叔父看在我父亲与您是同宗同族的份上救救我父亲吧!”

“嗯?这是怎么回事,你父亲可是犯了什么事吗?你且说来让我听听。”见他这个样子,崔呈秀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寻常了,一面说着话,一面示意下人将他给搀扶起来,“虽然我与你父亲交往不是很多,但毕竟是堂兄弟,他有什么为难之处我若能帮是一定会帮的。”

“多谢叔父!”崔默风站起了身来,然后才说起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那崔家在当地虽然有些名望,但却不是完全没有对手,当地就有一家姓赵的富户经常与他们为难,有时就为了一些小事而发生争吵,对此崔呈秀的堂兄崔呈广也很是头疼。就在两个多月前,他们两家再次发生了冲突,起因就是宣州城外的几亩良田,崔家先与那田的主人进行了商洽,然后定下以每亩五两银子的价格买下田地,不想他们还没拿到田契呢,那边赵家就抢先一步买下了地。

这下崔呈广可就觉得有些面上难看了,于是就去找老赵家理论,可老赵家可没有将崔家放在眼里,往日里都要与他们争个短长,这时更不会轻易让步了,见崔呈广亲自上门来也只是冷嘲热讽了一番,然后将他给赶了出去。崔呈广如何能受这气,一怒之下就纠集了自己家里的家丁护院打上了门去。

也合该有事,那老赵家的幼子正好从外归来,见到了这一幕便上前阻拦,不成想那些家丁护院一时打发了性就将这个赵家幼子给活活地打死了。这一来事情就大,赵家立刻就向知府衙门告了状,说是崔呈广带人打杀了自己的儿子。

崔默冯说完了经过之后,便又道:“哪知府杨宾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那赵家的钱财,也不问案,直接就命公人上门将我父亲和两个兄长都给拘押了去,然后又断了我父亲一个杀人重罪,要将我父亲秋后问斩。而我两个兄长前去衙门理论,却被那杨知府给定了个冲撞朝廷命官之罪,又将他们给收监了。我也想找那杨知府理论,但他全然不管事情的经过,只是一口咬定了我父指使下人伤了人命,按大明律就该当斩首。我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来京城向叔父你求救了。还忘你看在同宗的份上救我父亲和两名兄长的性命吧!”

崔呈秀眯着眼听了他的话后,很是不屑地笑道:“你来见我就是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我还当你父亲犯了多大的事呢,不就是伤了条人命吗?”

崔默风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问道:“这么说叔父你是肯替我们出头了?”

“不错,莫说你父亲打杀的不过是个乡绅,就是杀了那杨知府,只要我说句话事情都能轻易地过去。这样吧,你先在京里住上几日,我这就去给那杨知府去封信,让他放了你父亲。等事情过去之后再回宣州也不迟。”崔呈秀很有把握地一笑说道。

第239章杨宾借力

以崔呈秀私人名义所写的一封求情书信很快就从京城送到了宣州知府杨宾的案头了,虽然这不过是一封普通的书信,但是作为乳剂哦内把持朝政的阉党重臣之一的崔呈秀要人送的信自然没人敢怠慢,所以不过两三日工夫,书信就到了千里之外的宣州了。

虽然说是叫求情信,但身为左都御使的他对一个五品的知府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说了,信里所写满是颐指气使的命令,让杨宾速速将自己的堂兄和两个侄子给放出来,并且断那赵家一个罪名。在看了这一封书信之后,杨宾的眉头就不由得皱了起来:“原来听他崔家的人说他们在京有什么靠山,只当是他们的威胁之言,又或是有个什么亲戚是京中小官,没想到他们竟和崔呈秀拉上了关系,这下可就难办了。”

正当他拿着信难作决断的时候,廖师爷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已经处理好的公文,见他眉头深锁的模样就问道:“大人,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吗?何不说出来让小人为你参谋一下。”杨宾苦笑了一声,将信交到了这个自己最是信任的人手上,然后道:“还不是为了这崔家的事情,当日见那崔家的人全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也是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将他们给收监的,没想到他们所说的话还是真的,他们在京里果然有座好大的靠山。现在崔大人来了信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处置此事呢?”

廖师爷匆匆看完了这封信后,脸色也有些难看:“看这意思,那崔大人是全没将大人你放在眼里啊。这崔家在州里本就仗着自己钱财雄厚而嚣张跋扈,所以此次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伤了人命,若是这次大人有所退缩的话,只怕他们今后会更加放肆,到好似后大人再想压制他们可就难了。而大人做为宁国府的知府,若是治下出现如此飞扬之人,甚至会被人在朝堂之上攻讦,到时候丢官罢职都是说不定的,所以大人你万不能退这一步啊。”

“可我若不依着崔大人的意思办的话,只怕他就会对我不利了。他现在身为朝中重臣,而且还是左都御使,想要将我罢免了也不过是举手之事,这可如何是好?”杨宾虽然有心公正断案,可是让他用自己的前程去换却还是做不到的,他毕竟不是海瑞。

“这个……”廖师爷也觉得此事很是棘手,对方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不是一个知府衙门所能够抗拒的。这时他的眼光突然落到了自己手中所捧的那一叠公文之上,最上面的那一份正是关于泾县县令蔡昭旭的案子,猛地他想到了一个人,便急忙说道:“大人我想到了一个人,或许他能帮你度过这个难关。”

“哦?是什么人,你说来我听听!”对自己这个师爷的随机应变的本事杨宾还是很信任的,见他这么说了便立刻来了兴趣。廖师爷将那份公文拿到了杨宾的眼前说道:“大人,正是这个人了。”

杨宾先是一愣,待看清楚公文上所写之事后,就知道廖师爷所指的是什么人了:“你是说唐枫?不可,他可是如今朝中深得魏忠贤信任之人,也就是阉党中人了,此人怎么可能为了我们与自己在京中的上司同僚为敌呢?而且此人已经离开了我宁国府的地界,或许已经回京去了,我们怎么还能找他帮忙呢?”

“大人你应该听说过这个唐枫发迹的原因吧,当年他在当歙县县令时就因为看不惯当地的汪家仗势欺人而将他们全家给关进了大牢之中,最后此事还闹到了北京城,由三法司来处置,最终使得东林党势力大减,这才让阉党上了位。而这个唐大人也从此平步青云,做到了如今的高位。从之前他还是一个七品县令时就敢这么和有着大靠山的汪家为难来看,他也是嫉恶如仇的性格,他若是能知道崔家一事的经过的话,说不定会帮大人的忙的。若是有他从旁相助的话,或许这位崔大人对大人你的威胁就少了许多了。”廖师爷说道。唐枫与汪家相争一事随着他的不断升官已经演化出了不少的版本,事情越说越是离奇,有人甚至说与汪家为敌乃是唐枫看出了阉党必要与东林党一斗而做的投机,所以就传言说唐枫将汪家的人等都给赶进了大牢里,然后以之向阉党的人表忠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杨宾在想了一会之后还是摇头道:“这个唐枫的所为我们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我们怎么能保证他真是这样一个人呢?而且人也是会变的,他在官场混得久了,就会有所顾忌,为了自己的前程考虑,他会为了这么一点事而与那崔呈秀为敌吗?”说到这里,杨宾就想到了自己刚才的想法,自己不就是因为怕丢了官而瞻前顾后吗?

“大人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个唐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确是不知,不过我却认为这次的事情他或许真会帮我们。”廖师爷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却是因为什么?你怎会有这么大的把握呢?”杨宾奇道。

“虽然这个崔呈秀与他乃是同地为官之人,但他们两人一文一武并无多少交集。唐枫如今刚刚得势,成了魏忠贤身边的红人,而崔某则历来是魏忠贤的心腹,他们二人为了争夺魏忠贤的信任必然会在暗地里较劲,这次正是一个让他能借题发挥的好机会,我想若这个唐枫有心的话,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廖师爷很有把握地说道。

杨宾在堂上踱了几步之后,也点头道:“若真如你所说的这样,唐枫肯帮我们的机会倒是很大的,为了自保我们的确可以用一下这个法子。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位唐大人去了哪里,他早已离开了宁国府,若他回了京城的话,事情还是有些为难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