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武汉沦陷(2 / 2)

加入书签

接到大本营的命令之后,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立即召开了师团长以上的军官会议,会议决定放弃围歼支那第九战区主力的计划,改为全力攻占武汉。

经过第一次武汉会战,实际上国民政府已经丢掉了武汉外围绝大多数的要塞重镇,包括富池口要塞、马当要塞等等。武汉已经暴露在了日军的枪口下了,只不过冈村宁次打算彻底围歼第九战区的主力,因此作战目的一直不是占领武汉。现在显然是不成了,大本营命令尽快结束华中的战事。

10月3日,日军主力两个师团放弃追击南昌外围的中**队,全部调往武汉外围,接着日军向武汉守军发动最大规模的进攻。此时国民政府在武汉外围的军队已经聚集了31万,精工武汉的日军有4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一个支队,共计12万人。

双方在武汉外围三十公里的范围内反复争夺,战况极为惨烈,战至6日下午,日军已经逼近武汉城垣,同时日军军舰也已经逼近汉口码头,舰炮不断地向城内开炮,飞机也不间断地向武汉进行空袭。

鉴于部队伤亡极为惨重,而且失去了所有的战略要地,国民政府军政部下达命令,要求武汉所有的军政机关两日内必须撤出武汉,同时定重庆卫陪都,同时命令部队三日后撤离武汉。

10月8日晚,国民政府武汉卫戍部队全部撤离武汉,日军随即占领这座华中重镇,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历时1个半月,以中**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未能围歼国民政府第九战区以及第五战区的主力,更为重要的是,日军高层一直认为只要攻占了武汉以及广州南昌这些大城市,国民政府就会屈服,中日战争就会以日本胜利而结束。

但是实际上这次战役日军并没有令国民政府屈服,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后方机关已经工厂全部迁往四川、云南等地,继续坚持抗战。武汉虽然沦陷了,但是第二次武汉会战却让日军付出重大代价,相比于第一次武汉会战,这一次日军损失更为惨重,其陆军伤亡超过了11万人,海空军损失也极为惨重,海军共有48艘大小舰艇被击伤击沉,空军有240架战机被击落。

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同时也使得这个战略相持阶段因为这两次大的会战而大幅度缩短,使得日本侵略军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

另外,巨大的兵员伤亡以及物资损耗,让日本国力因损耗过巨而开始急剧表面化。打仗本身就是在打经济打资源,日本是一个岛国,战略物资缺乏,主要依赖输入,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并不很强。

“七七”事变时日本“储备的黄金,包括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全部只不过十三亿五千万日元”。这样的经济情况注定了这场战争日本并不能坚持的太久,因此日本在发动战争的同时,却又千方百计地“谋求早期解决”。

为了维持侵华战争,“昭和十二年从海外输入的军需物资总额达到九亿六千万日元”。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军连学校教练用的步枪都被收回,用于装备扩建的军队。更由于兵员的不断增加,国内劳力、粮食、能源均感不足。到1939年,日本军费的支出已达61.56亿日元,已远远超出了日本国家的储备量,从而使“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从而“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以致其参谋总长和陆相自称:“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大致在第一次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的编制、装备和部队战斗力,比战前以及开战之时有了明显的下降。

第二次武汉会战虽然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一个半月,但是日军伤亡之惨重物资消耗之巨大却是之前前所未有的。这也使得日本以上问题更加的凸显,这也迫使日军不得不提前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弥补其战争资源的消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