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蛰伏一年后的大动作(1 / 2)
与此同时,在苏德战场上苏联红军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双方在库尔斯克进行决战,双方在此次战役**投入了270万大军和超过6000辆坦克,是整个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此役,德军损失兵力70万多人,损失坦克约248辆,损失飞机9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180多万,损失坦克6800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3500架。
单纯的从战术效果看,此役德军无疑再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因为他们给苏军造成的损失是他们自身损失的3倍左右,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这样的战术效果是德军愿意看到的。
但是从战略效果来看,德军却没有取得胜利。因为根据战场情况看,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
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会战的胜利使苏联红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联红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解放了基辅,苏联红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
会战中。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在组织方面军群之间的战略协同和战略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新编组的坦克集团军第一次用作扩大战果的梯队;航空兵彻底夺取了制空权。苏联红军战略指挥的特点是,指挥高度集中、选择行动时机适宜等。
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素质仍然远在苏联之上,证明苏联军官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后期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三倍。
不过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伤。
库尔斯克会战一举扭转了苏德战争的局势。拉开了苏联反攻的序幕。事实证明,战役结束后,欧洲东线的战局演变成了苏联红军的长途进攻,苏联人收复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个东欧,一路攻入德国。并赢得了战争。德军再也不能反击或阻止苏联红军的推进,只能被迫开始了长途撤退。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3年的12月,经过近一年的发展,中国境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塞北地区多个工业区和美苏两国的支持下,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进行的十分顺利。
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钢铁、煤炭、冶金等重工业,而毛纺、食品制造等轻工业也大有发展。各地的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中国的社会经济在短短一年内发生了质的变化。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也高了,43年之前人们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十个大洋,有的农村人口一年更是只有几个大洋的收入,但是自从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之后,只要是有劳动能力,同时愿意付出劳动的,那么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会低于10个大洋,收入比之以前翻了一番。
别看一个月只有十多个大洋。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洋的购买力还是十分强悍的,法币虽然贬值了,但是现大洋的购买力还是很坚挺的,十多个大洋足够一个三口之家舒舒服服过活3个月了。
老百姓的收入高了,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上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教育改革,这让很多贫苦人家看到了翻身的希望,所以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就多了。
尽管政府方面的吏治依然很**,大量的腐朽官吏充斥其中,但是老百姓对于政府的观感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改变。
在说陈锋本人,这一年来虽然他的工作都是在会议室进行的,基本没有上过前线,也没有指挥部部队,但是陈锋的收获却是所有人当中最大的。
由于现在陈锋单人的是军委会委员长,主管的军队建设和管理,是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中国现有的六百万军队都是归他指挥,所以这一年中陈锋虽然没有指挥作战,但是却得到了100万的系统积分,加上之前积攒的上百万积分,现在陈锋的积分账户里有足足212万积分。
手里积分充足,陈锋的腰杆子就硬,不久前他去了一趟南洋领,为南洋海军增添了一批舰船,真正10艘航母、20艘导弹驱逐舰以及大量的造船设备。
同时从陈锋手里还流出了大量的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一部分是军用的,一部分是民用的,这些技术陈锋绝大多数无偿交给了国家,剩余一部分交由华夏公司经营。
现在系统升级的条件已经全部具备,只剩下最后一点领土没有收回了,按照系统的提示,只要将港岛、澳门、湾岛、琼岛收复,系统立即可以升到终极版本,日本投降后,光荣使命任务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陈锋迫切需要对残存在中国周围的日军进行最严厉的打击,一举将日本鬼子赶回日本列岛去。
1943年12月底,陈锋在重庆召开战区司令长官一级的军事会议,同一时间毛大老板也在重庆召开全国政务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