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御史 第20节(1 / 2)

加入书签

她双手托腮,看着鹦鹉点头啄食,仿佛在回应她的话,因而觉得分外有趣。

次狐合上窗子:“冬日风凉,水上风更凉。公主千金玉体,怎能常在窗前吹冷风。”

她说:“不开窗湿闷,难受。怕凉就多生几炉炭。”

“几日后宴席宾客名单已经拟好,请公主过目。”

次燕送上一叠洒金红笺,她随意掀了两页后交到次狐手里:“就这样吧,找人将请帖写了,明日送到各家去。”

此后几日,她常去光晔楼上弹琴。

每逢听到琴音,他总盘膝坐正,仔细聆听。至后来几日,他忽生一念,于是双手自空中抚过。

指底无琴,心中有弦。

远处一声琴音响,他便随之抚一弦,自声中拟其指法,辨其轻重,效其急缓,再辨其心。未拜师,偷学艺,本不耻也。可他一直无缘得见这位琴师,自然无法拜师学艺。

笼中一日,唯琴音响方得以声,琴音歇则复死寂。

他自偷师时光中品出几分欢愉,常常空抚弦,静候佳师。

直至腊月二十九,除夕。

笼外近几日多纷扰,喧喧嚷嚷,吵吵闹闹,他知道是宴会将至。至腊月二十九当日,湖畔更是起了锣鼓乐声,丝竹管弦齐鸣。他尽可能靠近笼子边缘,侧耳细细倾听,想自这些琴声中听到那一张琴。

每一声琴响,便似挑起他心中之弦,可今日每一张奏响的琴,都不是那张令他牵肠挂肚的琴。

一如昨日,一日前日,他只能静静地等。等琴来。

……

宴席环绕摄云湖畔,自光晔楼顶向远处眺望,便可看见湖畔一张张长桌前立着的高高坐烛灯台,灯台焚高烛,外罩通透琉璃,入夜即可见流光溢彩。岸边琉璃灯串串相连,便如一挂琉璃珠链。

朝野上下,皇城内外,大多王公贵族、文武朝臣,都收到了请柬。

她得了宝贝,便要晓谕天下。

今夜筵席,她便要昭告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何谓靖肃。

崔兰央登上光晔楼,身披战甲,头戴战盔。出席此类酒宴,朝臣需着官衣,若有赐服,当着赐服。崔兰央平寇有功,皇帝赐其金鳞甲,虽非赐服,亦是荣耀,又喜爱穿着,便作了这般打扮登楼。

王公大臣席位皆设在湖畔,而崔兰央此来光晔楼,是她此前命其监工打制一柄特殊铁弩。

见人至,她上前催问:“东西带来了吗?”

“太过特殊,没赶上早些装上调试,耽误公主宴席,末将罪该万死。”崔兰央半跪行礼。在其身后,十数名袒露上身的挑夫正扛着分解铁弩上楼。

她道:“来了就好,快起来,速速将东西装好。”

挑夫就位,卸下铁弩零件,打制弓箭的工匠上前行礼,将铁弩组合、使用一一讲说清楚。她听了一半便觉不耐烦,命几人速速将铁弩装好。

工匠将铁弩架于窗前,弓弦长约五尺,其准星正对着鸟笼顶端。

“公主,铁弩已经调试好,公主只需将箭矢卡在槽中,按下此处,松开弓弦,箭矢自会射出。”

她好奇道:“这箭有多重?”

工匠回答:“回禀公主,这样一支箭矢约有二十斤重。”

“竟能飞得出?”

“全仰仗这根弓弦将箭矢推出。”

她握住一旁箭矢,想要将其挪入凹槽,崔兰央见状,忙上前道:“公主,这箭矢沉重,让末将来吧。”

“不必,我要自己试试。”她费力将箭矢卡入槽中,又问,“这样重的弩,要瞄准岂不麻烦?”

工匠回说:“不麻烦,此处是套合圆柱,只要将这里稍松一松,很轻易即可左右上下挪动。不过公主无须挪动,草民听崔将军讲过,已将准星瞄向前方。”

“好!若是这一箭能成,本宫重重有赏。”她欢喜不已,命次狐放出信号。

一簇烟花升空炸开,于夜空中绽出一朵富贵牡丹。

湖中四处船只中的宫人,见空中焰火,当即各自忙碌起来。

一队船沿湖畔行舟,通知案上服侍的一众宫人,时辰将至,引众宾客入席。另一队船则驶向红绸搭盖鸟笼旁,一旁早几日便竖起高高烛台,船上宫人将烛台内的蜡烛点亮,而后疾速散向远处。

席间众宾客依次落座,各处侍候宫人遥遥通传,待确定一切就绪,另一簇烟花升空,绽开一朵梅花。

她在光晔楼顶,看到空中盛开梅花,笑得灿烂。

铁弩就位,她轻轻按下机关。

二十余斤箭矢窜出,破空而去,直奔鸟笼顶端。

箭尖击中笼顶红绸缠绕处,速度未减,直至穿而过。红绸垂坠,尽系于此地,经箭穿过,当即裂开。四方红绸分向四方,缓缓坠落。

箭矢楔上湖岸,震碎周遭泥石。

红绸飘然落下,浸入湖水,缓缓沉落。

四周高烛燃烧,照亮一座漆金鸟笼,笼中一树梅花。

梅花树下,有一人影,颓然倚坐。

作者有话说:

1随便写的,虽然是5x4但不是诗,没有平仄格律甚至不押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