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302节(2 / 2)
不过他的问题是:“a厂虽然在业内算是行业三巨头,但是这里是美国,轮得到他们话事吗?”
刘简妮马上就解答了他的困惑:“蔡重信告诉那些机构,任何人投资了万里出行,就不能拿到a厂的ipo份额。”
忘了这茬儿。
a厂的b2b业务以前在港城上过市,但是股价一直不理想,所以2012年就把它给私有化了。
这次除了被剥离的支富宝,a厂整体打包上市一开始也是首先考虑的港城,但碍于港交所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错失了这个机会。
因为a厂真正的大股东是东边邻国家的软银,以及美国的雅虎。
如果严格按照同股同权的标准,那马杰克和他的十八罗汉立马就要丧失控制权,然后被扫地出门了。
但是科技企业在早期不得不吸纳大量的融资,出让股权也是没办法避免的,常规做法是设计成ab股,用来保证创始团队和财务投资人的权利。
分红的时候两者可以享有相同的经济权益,但是在内部管理上创始团队持有的股票享有超出普通股的所谓“超级投票权”。
很多知名科技公司采取了这种股权架构,所以创始人持有的股权比例只有个位数,也能够保证绝对控制权。
万里出行将来要上市,大概率也是要搞ab股的。
a厂的情况还不太一样,搞出了个独一无二的合伙人制度,没必要细说。
总之这次上市地点他们选了美国的纳斯达克,而且现在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可以敲钟了。
“蔡重信现在应该就在美国,a厂这次ipo将会打破美股上市最大筹资规模的历史记录,是这段时间的市场焦点。”
“而且a厂的上市定价偏低,给投资人留够了利润空间,所以份额非常抢手,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想进场分一杯羹。”
只能说,不愧是a厂,还是那个熟悉的既豪横又霸道的模样。
以万里出行现在的体量,林一根本提不起要和a厂叫板的想法。
林一也没有特别羡慕,现在是a厂的收获时刻,从1999年到2014年,这条路他们走了整整15年。
如果15年后万里出行还在的话,林一想必不介意跟a厂山水有相逢。
此时他只能向自家的cfo诚心诚意地请教:“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
“什么都不用做。”
刘简妮当然不是要放弃,还是非常冷静地分析道:“a厂强势归强势,但也就是上市之前这一段时间而已,美国的资本市场还轮不到他们来发号施令。”
“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但是用不着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总会有a厂管不着的机构会对我们感兴趣。”
“最差的结果无非是等到a厂上市之后我们才会有起色,不过这段时间也不会太久。”
“因为a厂的ipo完全不愁钱,反而是一个诱人的香饽饽,各方各面伸手的太多要平衡利益。”
“我甚至有点怀疑,蔡重信放话出来投了万里出行的一律不给份额,是不是故意借我们的名义拒绝了一部分不想要的资金。”
好吧,刘简妮说到最后都忍不住冒出了一个冷笑话。
林一采纳了刘简妮的建议,虽然遭遇了a厂莫名其妙的狙击,但并未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计划。
他们在东海岸晃了一圈之后再次回到了旧金山,因为之前接触过的风投机构给他们发出了投资意向,他们跟对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接触。
真金白银的事情谈个好几轮都很正常,一言不合就掏钱的傻大款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
就像刘简妮所猜测的那样,a厂上市固然是最近资本市场的大事,但打车行业也是今年风投圈特别热门的标的。
林一跟刘简妮在美国飞了个来回,大概停留了两周时间,他们离开的时候还是带走了几份投资意向书。
“虽然比预想得要差一些,但我们还有时间,回国之后我会再寻找一批其他背景的投资人,嘟嘟打车的上一轮就是在国内找到的……”
可能是因为带着老板来美国却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直接把这一轮融资的拼盘给凑出来,所以刘简妮回去的时候一直在讲述下一步的计划。
不过林一其实并没有太认真地在听她的话,他坐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望着窗外起飞的庞然大物。
大飞机也是一种被称为工业皇冠的高端制造业品类,不过林一关心的并不是那个。
他看着飞机落在地面上的阴影,想到的是bat就犹如这些钢铁制成的大鸟,他们羽翼下的阴影无处不在。
无路可逃。
第446章 机场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在美国的机场,特别是华裔比较集中的旧金山,有一男一女两张黄种人面孔出现算不上什么显眼的组合。
而当两对这样的组合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空间的时候,他们几乎是立刻就在人群中发现了对方并且认出了彼此。
一对自然是林一和刘简妮。
另一对他们也都认识,只不过还是头一次碰到这两个人光明正大地这样出现在一起。
是程惟和柳清。
四个人里面先发现对方的是两位男士,也就是林一跟程惟,但他们同时迟疑了一下,没有在第一时间打招呼。
反而是他们各自身边的搭档刘简妮和柳清看到彼此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地就互相致意了,而且毫不介意地直接向对方走了过去。
“嗨,简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