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416节(2 / 2)
没想到于秀娟女士又担心起来:“这样也不行,那你自己又不开伙谁给你做饭呀,不能老吃外面的东西,不卫生……”
每年回家念叨的都是那么几句话,林一都已经习惯了。
他自己的生活是很简单的,消费肯定比以前高,但撑死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穿一身儿衣服。
车、表、茶,一概不玩儿,更不用说什么飞机游艇了。
这么说好像不太准确,车他还是玩儿的,只不过跟一般的小开那种玩法不太一样。
年前这段时间,为了整车厂的选址,他带着团队考察了不少地方,各地招商办的干部见了一箩筐,暂时还没定下来。
于秀娟女士关心完林一的生活,又开始介绍身边的变化。
自从林一发迹以后,自家的亲戚多少沾了点儿光,生活条件比起以前那是好很多了。
“你妹妹晓茜,今年不是要大学毕业了嘛,说想要出去留个学。”
“你叔死活不同意,说什么外面多危险呀,就算自己再小心,防不住室友的男朋友发疯啊……”
这是今年的另外一桩大新闻,林一正打算应付两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机响了。
林一过年的时候是很少有工作电话的,商业上的伙伴年前年后公司都有打点,虚礼就能免则免了。
不过这个电话得接一下,他预感到应该是正事儿。
“新年好啊,易哥。”
“新年好,新年好。”
俩人这么熟了也没必要磨叽,易哥在那头干脆利索地说道:“林一,我爸说你方便的话,来家里坐一坐。”
林一自然答应下来,约好之后第二天就带着礼物上门了。
“张叔,很久没来看您了,过年好啊!”
“过年好,你看你,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
林一先以晚辈的身份拜见了同学的父母,稍后在女主人去厨房忙碌的时候,跟这对父子在书房谈起了正事。
“林一啊,我听晓川说,你们公司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已经拿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要自建工厂了?”
“对,是有这么回事儿。”
“你们的效率很高啊,我记得你们决定要造车也就是去年的事情吧?”
“嗐,您别看新能源汽车都说是个大风口,但窗口期可能也就这么几年。所以不是我们不想慢工出细活,而是时间不等人啊。”
张叔笑着摆了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听说你年前跑了不少地方,生产基地建在哪里选好了吗?”
林一心里大概有数了。
“确实看了好些,目前我心里比较中意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北边的江宁,还有一个在南边的岭南。”
“你这又是南又是北的,身边的家乡不打算看一看吗?”
林一实事求是地回答道:“这我肯定不能忘啊,但是咱们省里面的经济结构并不以工业见长。”
“汽车工业还是蛮复杂的,对于产业链的要求很高,所以我跟团队在选址上都尽量谨慎,尽量考虑得多一些。”
张叔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
“不过现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江宁也就是在我们的家门口,那边你都去看了,没道理咱们会比邻省差到哪里去。”
“产业分布的事情我略知道一些,长三角区域啊在全国的汽车工业里面分量还是很重的。”
“你别不相信,长三角如果一旦停摆的话,全国的整车厂都开不了工。”
“别的不说,你要是就这么下结论说咱们省没有汽车工业基础,那临安城的李老板都不能答应。”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比较清楚了,林一想了想,确实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似乎也没有必要。
当初在马杰克的事情上,不管怎么说是承了情的,交情这种东西就是要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另外,林一这个整车生产基地光一期至少是上百亿的投资,后续要扩大产能的话还可能翻番。
放在熟门熟路的地方,确实比人生地不熟的要安心。
张叔还补充道:“你现在是之商年青一代里面的代表人物了,难道还怕在自己的地方被欺负了吗?”
“咱们省里面不管是哪个城市,给你的招商条件要是比不上江宁和岭南,你来找我,我帮你理论。”
既然这样林一就没有再推辞了,而是请教道:“您的话我记下了,那依您之见具体在哪里比较合适呢,临安?”
林一之所以说到临安,自然是因为刚才对方提起过,但显然是误解了,因为张叔摇了摇头:
“具体在什么地方最方便开展生产,这是你们商业上的考量,当然以企业的意见为主。”
“要我随口聊两句的话,临安好像还真不是最合适的。”
“临安这个地方,早年间就是个旅游城市,生活品质之城嘛。后来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近些年发力科技创新,在ict行业都算是比较亮眼的。”
“但确实,从始至终它都不是个工业城市,物价又很高,生产成本上可能要仔细算一算。”
“我倒是想到一个地方,离这里也不远,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年后你们可以去看一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