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树下之弹弓1(2 / 2)
截止1947年底,大中华的工农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央政府制定的当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部或者超额完成了。
和平、安宁、富足、美好的生活,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强盛和全体民众富足的曙光。
从1947年底开始,对政治敏感或者细心的人们发现,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刊登着各党各派关于国家政权的选举问题。
1948年元月5日,中央政府发布公告,将在二个月后的1948年3月15日,开始进行全国人口登记普查;在当年的5月,召开制宪国民大会,会议代表将通过民选和遴选的方式产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党派纷纷开始动作起来。
经过几家报社的几次民意调查和统计:
由于共产党在战争后期以及战争结束后,在国家恢复和建设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制宪国民选举中,获得选票的比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5%。
反观国民党,由于在失去蒋介石之后,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许多人仅仅是团结在无党派人士的刘潇委员长身边,而刘潇却在这时,明确表态不过问政治。如此一来,国民党的获得选票的比率只占到21%。
在即将正式开始的国家政治权利斗争中,一边是掌握大量军队,但在政治上处于明显劣势的国民党。一边是拥有部分军队,但在政治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共产党。中国的政局今后会如何发展,1927年的悲剧是否会再次上演,现在的和平安宁生活是否会被打破,所有的这一切,人们都在焦急中思考等待着。
处于两大党政治旋窝中心的刘潇,这个时候反倒显露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冷静,整天飞来飞去的到全国各地大学院校和各个科学研究所转悠,还莫名其妙的担任起了中央研究院院长来,好像中国政坛上刮起的政治风暴和自己毫无关系一般。
其实青海战役刚一开始,刘潇就离开了西安,开始了对全国各集团军的视察,为即将进行的这场选举,从军事上做准备。
三个月的时间,刘潇分别视察了南方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原东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北方野战军。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