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848节(1 / 2)

加入书签

也就河中盐池朝廷能控制,但还得与藩镇分账,毕竟河中镇百余万人口要养五万大军,开支大——而人口是河中两倍的淮南镇却只有三万兵,这还是淮西叛乱后扩军得到的成就,在此之前,“不足万人”,省下来的钱自然要上缴中央。

三司混到现在,其实也搞不到几个钱了。

南方的观察使慢慢变成了节度使,他们养的兵也多了起来,再加上野心萌发,上供日少,朝廷财政崩溃是必然的事。

宋乐建议将三司重归户部,也是为了规范一些。

“好!”邵树德也退了一步,道:“三司重归户部,六部隶于中书省治下,门下省的审核批驳之权保留。但政事堂的选人范围,我想扩大一下。”

“如何个扩大法?”宋乐问道。

“以往政事堂成员仅限于中书、门下二省,偶有六部尚书,但不多,翰林院更少。”邵树德说道:“我看秘书省、翰林院乃至宗室都可以派人嘛。”

“秘书监、翰林学士不通政务,如何能参知政事?”宋乐皱眉道。

“秘书省、翰林院的官员可去地方履职,这不就懂政务了么?”邵树德反问道。

宋乐无言以对。

秘书省、翰林院都是亲近皇帝的机构。皇帝这是要培养私人,往政事堂塞自己人。

如果政事堂人多了,争执不下,还会诉诸皇帝裁决。

不过已经不错了。

开国皇帝,他能让步,已经很有良心。不过,或许还有别的原因?想要拉拢文人?改变社会风气?

“政事堂以多少人为宜?”宋乐问道。

“暂定为七人吧。”邵树德说道:“门下侍郎两人、中书侍郎两人,另外三人,我来定。争执不下时,可表决,以人数多寡决定。”

这个举手表决制,以前是没有的,这也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另外,皇帝其实还有否决权。即某项政策,宰相们自己做决策,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皇帝还可以否决。

这个权力,其实相当不得了。有些时候,皇帝会拿它来与宰相们做交易。

“内侍不得入政事堂,六部尚书的品级,重新斟酌一下。”宋乐补充了一句。

邵树德笑了,这是被宦官给搞怕了么?也担心自己直管六部,兼领宰相?

“可。”他说道:“但宰相不得兼任枢密使,文官亦不得出任枢密使。”

“九寺与六部之间的权力分割,还得弄清楚。”宋乐又道。

“宋师何必这么急呢……”邵树德打了个哈哈,道:“框架弄清楚了,其他的都好办。”

宋乐一想也是。

制度基本就这样了,二省六部,皇帝与士人分享权力,共治天下。但枢密院仍然由武夫把持着,这些武夫们的背后,其实就是皇帝本人。

这样也可以了。

只要武夫们不要乱插手民政,文官已经烧高香了。至于兵事——反过来抢占武夫们的权力地盘?只要别以武御文就行了,以文御武,真不敢想!

第083章 支招与流程

“门下:佐命大臣,自天所授……陈诚,道高王佐,才茂国桢。宏敷典礼,表正人伦。学冠通儒,文合大雅……可中书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授陈诚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朱朴没想到,离开洛阳之前最后一天,他草拟的制书都是有关新朝新贵的。

中书侍郎、平章政事,正儿八经的宰相。只要门下省批复,就可形成正式制书,发下任命了——门下省不可能不会同意。

再看看手头另外几份:《授宋乐中书侍郎平章事制》、《授赵光逢门下侍郎平章事制》、《授秘书监卢嗣业同平章事制》。

唉!朱朴叹了口气,让人将这些草制送往门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有人失落,就有人高兴。

陈诚等人刚刚觐见皇后结束。都知道她是傀儡,但场面还是要有的,大家表面上还是对皇后的恩遇感激涕零。

临走之前,皇后突然叫住了陈诚。

“陈侍郎,听闻你素有急才……”皇后吞吞吐吐地说道。

其他人已经走了,陈诚有些不解。

“皇后有何事不解?”陈诚问道。

何皇后婉丽婀娜,年岁还不满三十,这样子么……陈诚似乎明白了什么。

“妾也知太傅在安排禅让典礼,一旦完成……”皇后顿住了,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陈诚眼珠一转,轻捋胡须,笑了笑,问道:“皇后觉得太傅如何?”

他这句问话就很有意思,无论怎么回答都可以。

“太傅英武过人,乃豪迈男儿。又春秋鼎盛……”皇后的脸红了。

陈诚的嘴角扯了扯,殿下的老毛病又犯了。

“皇后可听闻过大、小尔朱氏?”陈诚问道。

皇后沉默半晌,脸更加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