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宗禁止内销 第66节(1 / 2)
磨练过后的神魂,几乎能媲美刀刃。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大概就是说的现在吧。
她没有休息, 也不想休息,满脑子都是珩清在那扇门中踏出的每一步,踩着血肉和尸骸攀登。虽然如今的丹修地位普遍比较高,但是如果真的细分开来,地位高的不是丹修,而是他们所炼制的丹药。“每个队伍里丹修都是必不可缺的”这一句, 完整版其实是“每个队伍里都要有一名后备丹修提供丹药”,丹修本身没有太多的自保能力,即使直接参加地域探索, 也只是拖后腿罢了, 毕竟丹药也不是顷刻间就能现场炼制出来的。
而百年之前,随着珩清从浮屠之门中踏出来的那一刻, 丹修的观念逐渐转变了。
丹修不再一味地依赖于队伍中的其他修士,而是选择用法宝增进自己的实力,这一点从药王谷的梁穆和楼芊芊身上就能看出来了, 比起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可以说,以珩清为首的药王谷众丹修弟子,几乎所有人都是抱着这样的念头不辍前行的。
既然无法从身体素质上入手, 那就从神识上入手。
珩清大概是这样想的, 于是另辟蹊径, 转而磨砺神识。
说到坚韧,说到恒心,没有谁比丹修更加了解,也更加擅长了。
不过......唐姣想,在自己之前,好像没有听说谁经受过这般的修炼方式。
也就是说,她还是头一个,给珩清当观测对象的实验品吗?
顺着这条思路想下去,唐姣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迎接她的不是珩清的怒火。他惴惴不安地等了半年时间,还以为她死在里面了,现在终于看到她出来了,怎么发得出火?
唐姣一边想着,一边将珩清给她的那个小瓷瓶打开。
顿时,一股清香扑鼻。
这种清香不似寻常的药香,其间似乎还隐隐藏着珩清的真气。
珩清的真气和他这个人相反,他的真气是极尽包容的,也极尽柔和的,海纳百川,让唐姣有种午后在森林里睡了一觉,耳畔雀鸟鸣叫,属于草木的气息将身体包裹其中。
只是闻了一下,就让她感觉精神焕发,头脑清醒过来。
唐姣感叹珩清不愧是丹修大乘,将丹药倒入掌中,仔细观察。确实如传闻中所说,珩清炼制的丹药上不会出现丹纹,而它的功效却在上品之上,起先是为了区分,修真界的大家都管珩清炼制的丹药功效称为“清品”,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
能够硬生生开创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阶。
珩清真的很了不起。
她盯着手里的丹药想,如果她炼出的每一鼎丹药都能增强功效就好了。
但是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又不是她想一下就行的——
唐姣在心中笑了一下自己,抛开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将丹药放入了口中。
这枚出自珩清之手的突破丹,外壳是苦的,里面是甜的。
她先被那种黄连一般的苦涩味道激得皱起了脸,大约几息之后,才慢慢地尝到一点甜丝丝的味道,也并不是很甜,如同春雨坠地,溅落在花瓣上的露水几滴,令人爽心。
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周遭的景象已经变化了。
她潜入自己的识海,极目远眺。
识海具象化的体现会随着主人的经历而发生变化,所以当唐姣发现这里和她上一次看到的景象不同的时候,并没有太惊讶,只是环顾了一下四周。澄澈如镜的湖泊,湖泊之上飞悬的春山白鹤鼎,偶而会途径此地的蓝色巨人,还有,绵延沉默的不周山,此时此刻再去眺望它,唐姣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心情很平静,再也没有那种煎熬痛苦的感觉。
究其原因,大概是——
在湖泊通往那遥远的不周山之间,栽满了盛放的洁白花朵。
除却阴火外泄那件事情以外,其实这座山只是一座山而已啊。
山本身是没有错的。
若不是有人为它增添了象征意味,它又为何会令我如此恐惧呢?
唐姣心下平静,举步走向湖水,站在水面上。这一次,蓝色的巨人很快就从她的背后经过了,她没有隔着倒影去抓那抹蓝色,而是回过身,朝着亘古以来就出现在这世上的汹涌灵气张开了双臂,几乎凝结成实质的神识迸发出强大的引力,将灵气向她拉扯。
这种博弈同时出现在了她的识海中和她的身体里。
识海中,神识正不断地收缩,再收缩,颇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身体里,经脉正一寸寸破裂,再重组,原本破碎的山河逐渐融为江海。
十五日后。
唐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睁开眼睛。
她身上的汗水已经将蒲团浸湿了,体内的杂质随着修为的进阶被排出体外,黏糊糊地沾在皮肤上,不太舒服,尽管如此,唐姣却感觉十分舒坦,就像从噩梦中苏醒过来。
自行修炼的时候,其实是比双修要痛苦许多的。
也难怪珩清说双修是“捷径”。
在尺山地域的时候,大多都是颜隙在受苦,他经历了一场艰难的磨难,于是顺利升为了五阶中期,而唐姣只起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基本没有太大的感觉,最多觉得身体暖洋洋的,然后就升到了四阶中期。这种修炼方式究竟有没有弊端?唐姣也不是很清楚。
她在合欢宗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听过磨砺神识这种说法。
如今在珩清的指导下历经了磨砺,这才意识到,好像这东西真的挺重要的。
倘若走此捷径,钻了空子,今后会不会为此付出代价?
之后有时间,再去仔细询问一下珩清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唐姣伸了个懒腰,照旧去打了水,将身体冲洗干净,换上一身清爽的衣服,然后就坐在了窗户边上,支着一条腿,边享受晚风拂面的感觉,边检查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
首先,丹田内承载的真气更多了,她的感官随之变得敏锐,甚至能感受到每一缕细小的真气在她丹田中游动时的轨迹,即使那是没有规律的,她也能准确地预测到动向。
其次,识海非但没有变大,反而缩小了,原本澄澈的水滴隐隐泛着金色。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属春山白鹤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