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66节(2 / 2)

加入书签

“你们不知道大西北有多苦,连喝的水都没有,风沙贼大, 连屋子都没有,我们住的是地窝子,跟老鼠一样在地下打个洞住, 可惨了。”

吴玉梅开始说话的时候挺腼腆的, 声音也小小。这会儿却一扫之前的腼腆,说话也大声起来,显得有些激动。

陈涛瞥了吴玉梅一眼, 眉头微皱。

盛景笑了笑:“那不一样。大学生和高中生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人们更尊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高考恢复了,大学生会越来越多。现在高中生还拿得出手,往后就不一定了。”

陈涛连忙打圆场:“对对,盛景你说的太对了。我就算不是为了回城,也要拼命考大学。能当大学生为什么要当个高中生呢?”

嘴里聊着天,盛景的手也没停,很快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妥当了。

她今天只把被褥这些东西拿来铺好, 另外还拿了个桶来搞卫生。其他的脸盆和换洗衣物,她准备二十五号晚上再拿来。

至于书,盛景虽然淘了一些书看,但并不打算带到学校里来。

她瞥了姚欣欣的书桌一眼, 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七八本书, 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不过这时期好多文学作品都被禁了, 能光明正大摆出来的也就那些。

这些书姚欣欣早就看过了吧?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拿到学校里来摆在书桌上。等学校发了书,她还怕桌上没书摆吗?

吴玉梅还在絮絮叨叨说大西北如何苦,盛景在她喘气的空隙赶紧插嘴:“那个,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哈。再见。”

“哎,等等。”吴玉梅连忙喊道。

盛景停了脚步,朝她看去。

吴玉梅看了陈涛一眼,道:“我们既然早早就来学校报了名,成了华清大学的一份子,不如为学校分忧,去帮学校接待新生吧?”

“不好意思哈。我厂里还有些工作要交接,可能没空做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了,实在对不起。”

盛景说完不给吴玉梅说话的机会,就道了一声“再见”,抬脚出了门。

熟知原著的她可知道原男主方旭泽是个不折不扣的龙傲天。不光以后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在大学期间也混得如鱼得水,从大二起就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现在的迎新工作,就是招生办的领导、老师带着学生会的学生一起张罗的。

她如果参与迎新工作,势必要在方旭泽的领导下,这是她不喜欢的。

而且她刚问过张蓉了,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学校非常重视,把大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提前叫回来帮忙了。

迎新的人手既足,她们这些不熟悉学校情况的新生何必去添乱呢?这时候去表现,很容易让人觉得她们是图表现,想进学生会。

盛景并不想进学生会。

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尤其是今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情况复杂,更是如此。

盛景本身就不是个热衷于社会活动的人,有了林主任的许诺后她更需要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学业压力极大。所以她不想、也没精力参与学生会工作。

吴玉梅被拒绝,脸色有些难看,问陈涛道:“你呢?”

陈涛摇头:“我对学校的情况不熟,我还是不去缠乱了。我东西还没买齐呢,下午我就要去外面逛逛,把东西买齐,否则今晚我就要住光床板了。”

她插队的地方离这里远,也没北城这么冷。所以她来的时候把那床板结得没有半点暖意的褥子给了同宿舍的知青,打算在北城花钱和票重新买一床新被子。

这理由很充分,吴玉梅也知道陈涛的情况。

她沉默了一下道:“那你去吧。我没什么事,一会儿就去找学生会的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好的,那辛苦你了。”陈涛笑道。

盛景下了楼就看到方毅在外面等着了。她连忙推了自行车出去,跟他一起回家。

“方毅,你想过毕业后做什么吗?是进国家部委,还是去企业,或是留校执教?”盛景一边骑车,一边问方毅。

两人分析过国家经济,觉得以后国家肯定会往这方面倾斜,他们在这领域里大有可为。

方毅虽没重生,年纪也轻,但在新闻界混过,做过编辑与记者,再加上极有天赋,他对国家的局势和发展有着极敏锐的嗅觉,对未来走向的预测也让穿越者盛景很是震惊。

但两人当时聊的都是宏观的东西,并没有细聊彼此以后具体的发展。

在盛景看来,现在一切都还在计划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号角还没有吹响的时候,不管说什么都是空谈。

但今天看到方旭泽,想到他现在是学生会主席,尽管方旭泽以后没有进国家部委,而是靠卖批文发家,盛景觉得是时候跟方毅谈一谈未来具体的路了。

“现在政局还没明朗。等政局明朗了,上头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或许会有一些改变。我需要看看上头的想法是否与我期望的一致。如果是相悖的,我自然不可以进国家部委。而企业……”

想起他所进的食品厂和机械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他摇摇头:“我总觉得现在的企业制度需要改革,才能让企业焕发生机。一直这么走下去,国家怕是要遭受一定的损失。如果不改革,我进入其中,怕是也要跟它一起沉沦,这自然不是我所愿。”

他看了盛景一眼:“所以你现在问我以后的路怎么走,我现在还没办法回答你。”

他顿了一下,反问道:“你呢?”

“我不会进国家部委,也不会进企业。”盛景很肯定地道。

至于要做什么,她自然不会说,也不能说。

方毅却误会了。

因为当时唐国庆和林承先来送录取通知书时就说过,如果他们能在四年内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就留他们在华清大学执教。

他以为盛景想留校。

他点头:“做学问挺好的,清净,没那么多的人事纷扰,很适合你。”

他经常觉得,盛景貌似融入于胡同生活和工厂工作之中,但她太清醒太理智,就仿佛是站在高山之巅看芸芸众生一般,冷静疏离得不像是其中一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