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节(2 / 2)
这个先建的芦村呢,因为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经过,赵含章看了一眼,应该就是从山里那条小溪流出来的水,在这附近还形成了一个大池子,过了池子才又顺着河道流出去。
河边和池边有很多的芦苇,所以循了旧名叫芦村。
这是赵含章记忆里的信息,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但赵正这个洛阳县尉知道啊,他挤到赵含章身边,在她耳边道:“三姐姐,这个村子一共有六十二户人,一百零六人。”
赵含章一听蹙眉,“怎么一户连两口人都没有吗?”
赵正“嗯”了一声道:“很多人家都只活下来一个,知道朝廷会分地,所以就不愿与人合户了。”
他指着那惟一一栋砖石结构的的房子道:“那是他们的村老家,我记得叫韦献,有余资,所以才建起了砖石房。”
赵含章点头,赞许道:“记性不错,走,我们去看看。”
她招呼大家都跟上。
还未进村,鲁四就扛着狍子先跑到了前面,站在村口叫了几声,一会儿,好几家的门口打开,有人缩着脖子摇摇晃晃的往外来,猛地看见村口有这么人,吓得立即缩了回去。
鲁四又叫了一声,见大家不敢出来,就喊道:“大家别怕,这是大将军,大将军还给我们送了一只狍子。”
一听说是赵含章,立即有人把脑袋伸出来看,看到站在人群中的赵含章,眼睛瞬时发亮,立即跑了出来。
“是大将军,是大将军!”
立即有孩子转身往村里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大将军来了,女郎来了,大将军来了——”
走出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都围了过来。
曾越他们放下了猎物,正围在赵含章身边小心戒备着。
赵含章笑吟吟的问他们,“在家里干什么呢?”
村民们立即七口八嘴的回道:“在屋里烤火呢……”
“在屋里吃东西……”
有一个须发皆白,眼已朦胧的老者热情的问赵含章,“将军可用饭了吗?不知寒舍可有幸请将军一顿饭。”
赵含章笑道:“未曾用饭,我看天色已经不早,所以带人来和你们借火和锅子的。”
赵含章看向曾越。
曾越立即去马那里拎出来个小布袋来。
赵含章正要交给老人,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干净青年就跑了来,从人群后面挤进来,连连鞠躬道:“不知大将军光临,小的有失远迎。”
这人和村子里的人大不一样,因为他的衣裳虽是粗麻布,却是完整的,脚上穿的是布鞋,头发梳起来,很干净。
跟在他身后跑来的两个青年和一个妇人也是差不多的衣着,村民们下意识的给他们让开了路。
赵正道:“这便是他们的村老韦献。”
赵含章上下打量看上去还没鲁四年长的韦献,看向赵正。
赵正冲她微微点头,赵含章脸上就露出浅笑,颔首道:“不错,长得壮实,今冬可服役了吗?”
“服了,”韦献骄傲的道:“我家出了两个役丁。”
赵含章惊讶道:“竟出了两个?不是一户只要求一个吗?”
韦献道:“额外出的有足额的工钱拿。”
赵含章立刻表示明白了,这是为了赚足额的工钱,赵含章满脸赞许,手中的布袋一转,就塞进他手里道:“你既是乡老,此事就托付给你了。”
赵含章笑道:“还请给我们找几口锅来,再给我们一些木柴,找个空地让他们垒个灶台。”
韦献连忙要将布袋还回去,“大将军来做客,是芦村的无上荣耀,怎么能让大将军出粮食呢?村里招待大将军的米粮还是有的。”
赵含章道:“我自是知道你们有,也知道你们热情,但赵家军有禁令,不许拿百姓的一针一线,我为赵家军之首,不能明知故犯。”
赵含章看向她的亲卫们。
立即有两个亲卫拎了两捆砍去树叶的树枝交给他们,“这是我们从山里砍出来的,奈何不是枯树,所以难以生火,这才要借你们的木柴,这生木还需晾晒一段时间才可用。”
见赵含章连柴都打了来交换,韦献便知道劝不住了,只能接下布袋,当即带领村民们去安排。
村民们也都看见,听见了,看着赵含章的眼中愈加钦佩,大家更靠近了些,纷纷问赵含章,“大将军身体好不好?”
“大将军现在渴不渴,我家去给您打热水喝。”
“大将军,您成亲时我们未曾进城祝贺,现在祝您和傅郎君白头偕老吧。”
赵含章一一应下,目光一扫,重新在人群中找到那位老者,走上前去拉住他的手,笑问:“老人家今年高寿?”
老者冰冷的手被一双温热的手包住,他瞬间觉得心也被一股热包住了,连忙道:“老朽今年四十八了。”
赵含章听了一愣,再次上下打量他,见他须发皆白,眼角有重重的皱纹,眼睛无神且白,她对这种情况很熟悉,应该是哭多了造成的。
她忍不住舔了一下嘴唇,压住心头复杂的情绪,扬起笑脸道:“好,好……”
赵正立即把身上她的披风解下来递过去,赵含章接过披在他身上,笑问道:“家中还有什么人?”
老人回道:“只有一个孙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