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1 / 2)

加入书签

小高王也有他的理由,谁家没个急用钱的时候,总不能让民众们抱着永业田等死吧。

高澄在永业田上采取被动收购的方式,民不卖,就不许官府过问。

而在私田上,则是另一番景象,私田经过这么多年的买卖,大多集中在士族门阀手中,高澄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他们求购。

也陆续获得了不少田地,数量不多,但高澄已经很满意了,钝刀子割肉,慢慢来,这种事急不了。

在买地的同时,高澄另一项开支则是搜集民间马匹。

北魏以来,朝廷马政虽败,民间却多有马匹,毕竟就是因为马政败坏,才会使得牧场马匹流落民间。

只是民间马匹质量良莠不齐,很难称得上良马。

不过高澄并不在意,京畿军重建后,他适时扩充了军中骑兵规模。

原京畿军共有骑卒五千五百人,其中有段韶、尧雄各领一千坐镇地方,高季式镇守陕州也带去了五百骑。

即使有侯渊、刘丰各一千骑的补充,高澄新建的京畿军也只骑卒五千。

高澄一改以往一名骑卒、两匹战马的配置,在河北牧场调来一部分战马的同时,大肆搜罗民间马匹,以作乘马。

将骑兵配置改为一匹战马、两匹乘马,在如今的京畿军中囤积了战马万匹,乘马两万。

硬生生凑出了一支万骑规模的骑兵部队,俱是一人三骑。

这一万骑,高澄为慕容绍宗、斛律光、侯渊、刘丰各分配一千人,高敖曹常作先锋,依旧为他保持两千骑的规模,剩余四千骑尽归高澄直属,由四千武川鲜卑组成。

阻碍这群自小生长在代北的武川人成为骑兵的原因,从来都是缺了战马,而不是会不会骑马。

但是会骑马,只是骑兵最基本的素质,高澄强令新组建的京畿军各部骑兵整日在洛阳周边习练骑战。

洛水、伊水之畔时常能见到万马奔腾的景象,民众最初还会因惊奇而出城寻个高处观赏,到现在也已经习以为常。

训练量的提升也使得人与马的食量加大,这无疑又是一笔大开销。

高澄并没有广兴佛教,修建误国奇观,却成功将大量大将军五铢钱流入市场,满足了民间因免役钱而对钱币的巨大需求。

其实他也不是没想过要兴建基础设施,例如铺桥修路,但这是地方官府拿到七成免役钱该做的事,于是放弃了这一设想。

骑兵们因高强度的训练,疲惫之余,战斗素养也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各地物价也没有因为免役钱对钱币的需求量,而出现大规模的波动。

于高澄而言,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运转。

按照户部估算,最迟明年秋收以后,府库足以支撑一场二十余万战兵西征大战,无论胜败,都不至于财政破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