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下山(1 / 2)
刘柯嘿嘿笑着,搔着后脑勺,显得极不好意思。宋远桥摇摇头也不再,转而指起刘柯如何断句。
教着教着宋远桥就发现一个事情:这个刘柯记性出奇的好,自己指出一片经文教他断句,他却能一字不差的将经文通畅的背下来。这还可以是他恰好记住了这篇经文,可自己过的话这子竟然也能一字不差的复述下来,宋远桥又挑了几篇经文让刘柯背诵,也是如此,这就明这子记性真是极好,有过眼之文过耳之话皆不忘之能!
宋远桥顿时惊为天人,强忍激动又试了几次,不由泄气,原来这子只是有死记硬背的能力,悟性却是一般。自己的话他是记住了,却不怎么理解。亏得自己还动了收徒之心,可惜啊!太可惜了!
却不知刘柯是在黑哥提醒下藏拙,过目不忘没什么,但是不能被收为弟子。被收为弟子虽然有人指,对修行有帮助,但师父也不会一下子就教给弟子什么上乘的功法,若是当弟子突然突飞猛进岂不是引起怀疑。而且这种不是从培养的弟子,师父也不放心,肯定要勘察一下弟子的性格品质,这就更耗费时间了。有这时间,刘柯在黑哥辅助下不得已经是高手了。
看了看时辰,宋远桥就不再了,让刘柯退下。现在张三丰师徒还要每人轮流为张无忌疗伤两个时辰,眼看就要轮到宋远桥了。
刘柯依照宋远桥教的方法断句,过了几天又去请教宋远桥字义,如是几次后。期间宋远桥隐约的提了下收徒的意向,可惜刘柯“向道之心”甚坚,只得作罢。
见刘柯对经典的疑问颇多,很多都是常识性的东西,用不着专门讲解。于是将师尊张三丰早年的读书笔札和自己的读书笔札借给了刘柯,又将师尊和自己的断句习惯教授了,刘柯如获至宝。这些手札相当于后世的读书笔记,乃是极其私人的东西,张三丰师徒写的随意,没用什么难懂的词汇字眼,半文半白,很容易懂。里面都是两人对道家词汇经文的理解注释,还有引用到武学中的理解,虽是零零碎碎的片段,不是什么武功秘籍,对刘柯却来无比珍贵。犹如后世看书时身边有一部辞海(《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随时都能解疑答惑。
刘柯得到后先翻看一遍记到脑子里再,而后便按照手札解读道藏和“易筋锻骨篇”。
而这时,经过三四十天的苦功,张无忌虽有好转,但最后还是功败垂成,寒毒残留在他心口和丹田,但也只是相比原著中能多撑一些时日而已,在众人看来仍是性命垂危。张三丰传授了张无忌武当九阳功修炼,可也不见得有多大功效。张三丰师徒为此愁苦,张三丰要全力照顾无忌内功进修,其余人等到处为他找寻灵丹妙药,甚么百年以上的野山人参、成形首乌、雪山茯苓等珍奇灵物。论财力武当派怎比得上横行东南数省的天鹰教,殷天正与各派曾因王盘山扬刀大会之事厮杀了好几年,不好亲至武当,听闻外孙受了内伤,有张三丰在也不用请什么名医,只是把各种名贵药材不要钱一般往山上送,隔上十日一旬就是一趟,几乎装满一个屋子,不当药吃,就算张无忌当饭吃也吃不光。
众人都忙着照顾张无忌,一时之间就没人注意刘柯了,刘柯自是潜心钻研易筋锻骨篇,争取早日修行。对于张无忌,刘柯没心没肺的想到:张同学,你且忍忍,你是主角嘛!人生肯定是先苦后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等哥我修成易筋锻骨篇了,你也就脱离苦海了,以后必定成为一代巨侠(大侠档次低),娶得美娇娘,三代同堂,不,四代,五代同堂。
半年后,刘柯在黑哥的帮助下,将九阴真经大略看懂,易筋锻骨篇更是全面理解,前后推演数次,皆是通顺,这才着手修行。这期间刘柯又学了入门的剑法,基本的剑术十三势,抽,带,格,击,刺,,崩,搅,洗,压,劈已学会了,再复杂的剑法也是由此演化,有了这个基础对刘柯就够了。后来又练了基本的陆地飞腾术即轻功,一丈多高的墙壁,刘柯助跑之后,在墙上踩踏一两下就能越过。当然这只是修行易经锻骨篇之前,在修行了半年的易经锻骨篇几近全部修成后,虽然真气还是武当心法打底,但刘柯的筋骨大为提升,用后世的话就是体质强壮,力量大增,速度提升,平衡性增强,神经反应灵敏。
举个简单的例子明,此时刘柯一跃足有一丈高,若是手脚并用两丈高墙也拦不住刘柯,虽然不如周伯通一跃而上三丈来高的房梁,但周伯通是一代高手,新五绝之首,刘柯只是个习武不满两年的江湖新人,没有可比性。不过刘柯去当个翻墙入室的飞贼却是绰绰有余了。刘柯去林中砍柴时偷偷试过自家力气,四五百斤的巨石能一下举过头,坚持好一会。当然刘柯只是暗中修行,测试实力却是在山林之中无人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