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383节(1 / 2)

加入书签

“儿臣……将来要当大将军,岂惧……区区一头畜生?”李佑疼的直哆嗦。

“有志气。”李跃一左一右搂起二人,“你二人将来都是大将军!”

“陛下——”崔言思慌慌张张的跑来,再也顾不得田地里的脏乱,提着襦裙小跑而来,满眼担忧之色,“陛下可曾伤着?”

“无妨。”

几年夫妻,崔言思也慢慢转变过来,自从有了太子李俭之后,心思也放在了这边。

“你等都是怎么护卫的?令陛下身陷险境!”崔言思掉头又去斥责亲卫。

“属下有罪!”亲卫又半跪下来。

“非他们之过,不必大惊小怪,一头野猪而已,朕的孩子,将来要对付的是天下虎狼!”

慕容恪慕容垂十三四岁就上战场冲杀,勇冠三军,一头野猪算什么?

看崔言思这架势,以后李俭不能常跟着她,慈母多败儿。

第五百零四章 皂衣郎

今年黄河以北虽然雨水不足,但黄河以南还算风调雨顺,没有出现什么天灾人祸,大多数州县都是平收。

不过南阳以及淮水两岸数州丰收。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个南阳郡的粮食产量,都快超过整个幽州。

这还是在南阳遭遇大战的情况下。

东汉南阳为帝乡,领县三十七,人口两百四十万,为天下第一大郡,袁术据此地而起,雄霸一方。

所谓天府之国,也未必比得上南阳盆地。

因此王猛一直督镇南阳,南望荆襄,西窥关中。

淮水流域的丰收则是必然。

这几年周牵一直蹲在彭城,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扩建官道,基本恢复当年邓艾治淮颍时的盛况,将淮水两岸打造成大梁的粮仓。

各地粮食经由水道陆续送往邺城,府库再次充实起来。

秋收之后,百姓受军功爵制的激励,疯狂开垦荒地。

只凭种田就能得到爵位,几百年未有之事。

“咱大梁是真的把我等当国人!”田间地头,几个被秋日晒得黝黑的青壮汉子,趁着喝水的功夫,喜滋滋的说着闲话。

“可不是,当初羯赵我等贱如猪狗,连顿饱饭都没有,如今真像是做梦。”

羯赵过去也没几年,往事不堪回首,悲惨的记忆仍在众人心中盘桓不去。

两边一对比,梁国的犹豫也就来了。

“遇上这等圣君,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勒紧裤腰带,今年多交一倍赋税!”

梁国赋税极低,又开放山泽,鼓励百姓渔猎,日子比往年不知好过多少倍,即便多缴一倍赋税,日子也能过得宽裕。

“才一倍?人家西村那边有人多交五倍!”一年长汉子伸出五根指头。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旋即又气愤不已,“西村那帮从幽州过来的乌桓杀才,就没过过好日子!”

“几位,在下错过宿头,可否讨一碗凉茶?”

几人正骂骂咧咧的时候,不知官道旁何时多了一名青年文吏,正骑着驴子。

皂衣、蹀躞、文袋、长剑,一看就是邺城尚武堂出来采风的子弟,询问民间疾苦、冤屈。

只要禀报,不出十日,必有回应。

百姓甚觉亲近,称其为皂衣郎。

不过此人有些特别,腰间还别了一根翠绿色的长笛,骑在驴上,神色和缓,意态潇洒。

“好说,好说。”几人也不惧,连忙倒了一粗陶碗的凉开水递了过去,暗思方才嗓门那么大,应该全被他听去了。

不过听去也就听去了,如今世道,早就不是羯赵了,大梁朝廷对子民、庶民一向宽仁。

青年下驴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恭敬递还,拱手一礼,“多谢。”

“公子多礼了,今日天色已晚,赶不到东阿城了,若是不嫌寒酸,可到敝舍讲究一晚。”

“就是,公子一看就是贵人,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豺狼虎豹众多,夜里不安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多谢好意,前方三十里自有驿站,朝廷有规矩,不得搅扰百姓。”青年再次拱手,翻身上驴。

一听是朝廷规矩,几人也就不再多言,挥手告别。

青年抽出长笛,放在嘴边吹奏起来。

驴步轻缓,笛声婉转,似仙乐下凡,连天上的大雁都来凑热闹,盘桓数圈,方才南下,即便几个不知音律的粗鲁汉子,也听的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众人才回过神来,一人朝远去的背影大喊:“公子高姓?”

“在下桓野王——”声音远远传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