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希望(1 / 2)
万长明更多的还是不解,定王爱护百姓虽说能博取贤名,可一路上收拢流民百姓直至南京城下已是仁至义尽,就算想安置好这些百姓也完全可以过江以后委派一个官员前来专门负责赈灾,完全没必要亲力亲为。
大明留都南京除了没有内阁其它可都是一应俱全,衙门虽多为虚设,任职官员也都称之为,吏隐,但地位可丝毫不低于北京,随便抽调几个民事官根本就是三皇子一句话的事。
三皇子没理由也没有必要为了流民百姓把南京一干重臣晾在哪里,但三皇子既然已经这么吩咐了,万长明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让亲兵按照殿下的意思过江告诉迎候的官员,今日三皇子殿下不过江了,至于原因只说殿下公主一路劳累,受不得江中风浪,过江改为明日。
万长明误会了朱慈炯的意思,他本以为朱慈炯不放心自己过了江之后,这些流民得不到妥善安置,甚至怀疑他不会将大部分流民送去南岸,所以想自己留下来等流民全部过了江之后再启程,这一来一回可不得要到明天。
朱慈炯的真实想法又岂是万长明能够轻易猜测出来的,这些流民对于其他官员来说或许是拖累,可对于他来说就是日后改变历史的原始资本,相信这一路上他的善举传拨出去以后,原本准备北上的流民会越来越多的选择南下,随着流民的越来越多,他就可以得到资本的原始积累,接下来由量变转为质变,无非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本王看过地理志似乎这长江当中有一处小岛名为江心洲,大约有两万多亩大小,不知是否确实?”
朱慈炯现代时就生活在南京,当然知道这长江中的绿洲,可三百多年后与现在是不是有所不同,那就不得而知了,故而有此一问,在他的计划中,这样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简直就是他作为安置流民,培养忠于自己势力的绝佳桥头堡,最重要的是地方足够大,安排十几万人都没什么问题。
“殿下真是博学广闻。”万长明点了点头:“这江心洲位于江中位置,离两岸不过几里,上面有几十户人家,三千亩开耕的农田,这些土地农户现如今都在安远侯、灵璧侯、隆平侯三位侯爷名下。”
安远侯、灵璧侯、隆平侯?朱慈炯冷笑,他可是很清楚安远侯柳祚昌,隆平侯张拱日,灵璧侯汤国祚,加上魏国公徐文爵,还有身为守备勋臣的忻城伯赵之龙等等勋贵,在清兵灭弘光政权的时候一个个都投降了满清,这些个享受祖上福荫,吃着大明的俸禄最终全都选择叛国投敌的所谓勋贵,毫无疑问都将是他日后清理的目标。
朱慈炯早已看中江心洲的地理位置,此处要换做一个史载正臣所有,他要强行征用没准还会有点心里负担也会想办法去补偿,可既然是这三货的,那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这三货历史上既然能投降,可见也不是什么豪勇之辈,凭他如今的身份,敢不敢到自己面前来据理力争都是个问题。
“万大人,本王的意思先将这些百姓安置在江心洲上,等过上个几年天下平定了,再让他们各自返乡,依本王估计日后会有更多背井离乡的百姓自行前来南京,这江心洲就算是被本王先行征用,至于洲上原住民,愿意留在岛上的就暂时迁移去北侧集中居住,粮食银钱本王自会定期发放,不愿意的就麻烦万大人载他们离开江心洲。”
万长明大吃一惊,心道三皇子殿下年纪不大魄力倒是不小,这还没进南京城呢,就一下子强夺了三位侯爷的田地,其实这南京周边无主的荒地多了去了,想要安置流民什么地方不可以,根本犯不着同时开罪三个侯爷吧。
可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多说,还是那句话这南京城里就算勋贵把脑子打成狗脑子和他又有什么关系,他如今只需要按照三皇子的意思把流民运上江心洲,再把皇子公主送去南岸,任务就算完成了,只是这两万多流民,三皇子要想全部安置下去不让人饿死,怕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吧,更何况后面的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呢,看样子留都南京这段时间是有好戏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