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第022章
022
白素在后厨用罢饭, 灶上的食料也蒸熟了,管灶的刘福生拿了夹铲抓起来,叫白素端下去。
那蒸碟里是均匀铺开的小米,白素从刘福生手里接过银汤勺,一点一点将熟小米捣细碎,然后将熟花生弄碎, 和熟白菜、蜂蜜一起搅拌进去, 这便是祠堂院坝里的那只翠毛鹦哥一顿的食料。
那翠毛鹦哥名字是老太君起的, 名唤“富贵”, 只因富贵是老人家的心头好,于是无论起居待遇还是食料,都要比下人的精细;鹦哥要一顿不吃, 老太君愁眉不展,负责喂鹦哥的下人们一个都别想好过。丫鬟闲来院坝上聊天的时候, 都道这只鹦哥会投胎, 活得比许多人都痛快, 有时候做人还不如做鹦哥, 只消能享富贵。
刘福生还给了白素一把生瓜子,一会儿喂完鹦哥吃主食,过了两个时辰再喂, 又见那白素矮矮小小,特别告诫她不许嘴馋偷吃。
白素来到祠堂,看四下没人,也不用搭梯子, 直接轻功跳上去摘了鸟笼下来。
正当她用银汤勺一小勺一小勺喂富贵吃鸟食的时候,韩攻从正厅回来了,府里负责看管药仓的庞管事跟在他身后,正弓腰束手地殷勤说着什么,他显得不耐,摆了摆手道:“你瞧着办吧,尽快地回信儿,出了岔子老子就找你!”
这下白素可急了,回望一眼身边的鸟儿,幸好这卵化的小东西吃食正欢,方才松一口气。
她为甚这般着急?只因这养鹦哥的规矩也是刚从采薇那受教而来——鹦哥擅学舌,能从其他鸟儿和人类口中学习声音,故而聪明的鸟能说上几十句人话。然而鹦哥又人为地分作“净口儿”和“脏口儿”,所谓脏口儿,就是鸟学了杂音。若是鹦哥学了其他不入流的鸟叫,又或是在人嘴里学了骂人的脏字儿,那就从净口儿成了脏口儿。
净口儿脏口儿,对鹦哥身价影响巨大;任它多聪明漂亮的鸟儿,学上脏口后,是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故而学上“脏口”也是养鸟人最心烦的事。白素接手这只鹦哥的时候,采薇就嘱咐过了,从前府里有个没规矩的账房伙计,跑过祠堂的时候喊了一句“娘咧”,刚好教逗鸟的老太君听见;虽然富贵没学去,但还是被撵出了韩府,自此在富贵面前,谁都须小心说话。
要说这韩府上下,谁的嘴巴最没遮拦,那头一个便是韩攻。一般喂鸟的下人都会跟避雷似的躲着他,可是白素倒霉,今日没躲开。
刚刚他就说了一句“老子”,白素怕那鹦哥学舌,着急得食物也不喂了,抱着鸟笼子就想跑跨院去。
结果还没穿过连廊,就被韩攻看见,他三步并作两步地把她截住了:“小不点,怎么不去睡个回笼觉?”昨晚两人都没睡好。
白素低眉看一眼怀里的鸟笼——她如今可是丫鬟身份,哪能像少爷一样悠闲?伸出手悄悄指了指跨院,示意自己要过去。
韩攻却道:“不睡正好,陪我出去一趟。”白素原本不想在富贵面前多话,怕被学舌,这会儿只好解释:“还有许多活要干。”
“屁大的事情,不会交给阿武去办,你说了算我说了算?”
完了!他说了“屁”字!白素头皮一凉,急忙看向富贵,果然说这鸟聪明不是盖的,当即不负众望,张张尖嘴叫了出来——
“屁大的事情,不会交给阿武去办?”
“屁大的事情,不会交给阿武去办?”
“屁大的事情,不会交给阿武去办?”
那鸟儿说罢,还睁着亮晶晶乌溜溜的眼睛,扭了一下脖颈,等着白素奖励它生瓜子儿。
就那么一句话的关头,净口儿变脏口儿!
白素傻愣半晌,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百年之功毁于一旦,懵了:“你,你……你怎么教它说粗话呢?!”气得已没多余的词汇。
“嘿,爷早看这扁毛畜生不顺眼了,富贵有命,生死在天,蝇营狗苟的干什么?”韩攻从她手里夺过鸟笼子,一把抓起白素,“走,既然你不睡,陪我出去趟。”
他说着便随手将富贵笼子搁在游廊板凳上,白素被他倒提溜着,一路目瞪口呆看富贵发出新学的声音——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爷早就看这扁毛畜生不顺眼啦!”“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韩攻抓着白素,原本是打算找温越喝酒的,他刚得知母亲确诊肺病,而那温家家中养着一个常驻的医匠,在歧黄之术上颇有神通,便想借着喝酒之机和温越打个商量,把这个医匠借回家住一段时间看护夫人。
哪知经过正厅的时候,发现厅里全是人,韩攻停下来:“表兄?”
谢惟来府上拜访了,夫人谢氏正在接待。
……
谢氏一直有胸痛咳嗽的毛病,本以为是平日操劳之故,但过年的时候突然咯血起来,因为谢氏一人操持整个家族事务,便压住不让红菱透风;忙到年后才请了医匠来诊治,一搭腕子,却是肺病。
起先谢氏不欲惊动几个儿子,二郎和四郎还在读书,准备今年郡里的茂才考试举荐,她不想这件事引起波澜,耽误了他们俩;但三郎韩攻不一样,是她最心疼也最头疼的一个儿子,他显然无心仕途了,总不能始终拖着不成家立业罢。于是便来敲打韩攻。
韩攻听见母亲生病,的确受了打击,但却没当场表态,只说会考虑考虑婚事,便去安排医匠的事。谢氏不好勉强,只教毛妪传了谢冰卿到跟前,要她在府上多住陪伴自己,也算为她找了一个长住下去的理由。
谢冰卿刚离开厅,后脚谢惟便来登门拜访,看他样子,马靴和官袍上尽是尘土,一路上显然策马颇急,红菱将他引到花厅说话。
谢惟一落座,便挡开了红菱奉上的热茶,他顾不得喘气,张口便问起姨母是否知道东郊田的事。
“东郊田?”谢氏听来耳熟,但这些日她气虚体乏,一时间也想不起,府里有个管事姓敖,祖上也是替韩家干活的,老家就在东郊附近,这会儿一语惊醒梦中人:“夫人可还记得十六年前黄口大患,河工决口,东郊洪水泛滥?那洪水过去以后泥沙在洼地上冲出方面几里的平地,当时官府招人募资垦荒,得了两千顷的良田。”
这便是东郊田的来由了。谢惟点头,又问道韩园名下是否占有东郊田。
谢氏是个极聪明的女人,她被这话提醒了——立刻将府里和庄子上的管事们聚起来核对,果然发现簿册上除了私田以外,还多了六十顷东郊田。
谢惟一听脸色变了,拍着大腿急道:“姨母这可要不得啊,快快将那些田土给清退了,不然大祸将至!”
要问东郊田是什么?韩家世代定居在许昌,凭着祖辈的积累,在郊外有不少田庄,这些田地有的是上传下来的祖田,有的是自己雇人垦荒出来的新田,还有一些生意买卖里头人家还不起债,拿田产来作抵押的;这些田都可以算是私田,在朝廷律法和官府政令的允许范围之内。可是东郊田却是名在官府下,租给私人的良田,本质上属于朝廷。
说白了,就是官田。
谢惟这次来正是为了这些官田,也就一个月前发生的事。
原来严冬一过,雪化冰消,那黄河两岸的春水暴涨,整个河工大堤有决口之危。朝廷看这态势,未雨绸缪,要屯粮预备救灾,否则到时候真发了水患就来不及了,须知断粮一日,便是上千条人命;于是着户部跟各地筹粮。
户部筹粮,头一个就是从两河的州郡就近抽调,于是豫州刺史蒋继和监御史隋芳都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便施压在郡守卢陵头上。卢陵没办法,官田被当地的大户占了啊,他就要这些良田万顷的城中富户们出一些粮食。可是这些人精,占田的时候比谁都积极,要从他们嘴里抠出一点儿东西来,那简直要了他们的命,都推说冬天的存粮所剩无几,要等到一波春稻下去才能上缴出来,卢陵便叫他们捐点银子,全城两百多户官宦富贵人家,才挤脓包似的凑了五百两。
这五百两彻底把卢陵给惹恼了,这个月,他第二次下发政令,说不交粮食那就退田,竟然还率先把自家的私田给交了出来充公,还往朝廷上一折子请罪,揭发当地乱占官田之风。
谢惟在衙门办差,他率先听得风声,知道这折子一旦往洛京里一递,事态必然升级,急忙对卢陵一番苦劝,却吃了好一顿讥讽,卢陵冷嘲他道:“怎么,谢都尉才刚来许昌,难道也侵吞官田了?”
卢陵这个人虽然五十多了,但办事却像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最不喜欢圆滑处世,他一旦拧起来便会鱼死网破,谢惟知道这次事情不妙了,马上来给韩家报消息,让姨母家自查有没有占了的官田,尽快主动清退上去。
谢氏一听,冷汗便流到了后背。赶紧让负责田契的敖管事和账房先生把租东郊田的契约拿出来核对。
这一看,禁不住两眼一黑,谢氏哇地往前吐了一口血。大丫头红菱红绣都慌了,搀扶捋背地给主母顺气。
↑返回顶部↑